也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2009-02-10 08:35郭家灵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美的中职语文

郭家灵

现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比较靠后的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以专业课为主,教师和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文化课成了副课。还有,中职教育没有升学压力,语文教师自然就缺少了创新的动力,以参考书为主要参考,照本宣科,在课堂上难免程式化:学习字词,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落入这样的窠臼,自然形式呆板,教学中缺少情感互动,因此,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别学生甚至觉得语文枯燥无味。这样,中职语文教学就因缺乏美感而影响教学效果。

面对这样一个症结,培养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非常重要,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中职学生还处在长知识、长身体、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应用美的信息去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情感和愿望,培养学生热爱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审美的角度去进行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呢?

一、丰富课堂上美的素材

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势必单调乏味,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无益的,应该与时俱进,引入大量美的素材,充实课堂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平时广泛地猎取知识,增加信息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将学生喜欢的金庸、琼瑶、韩寒、郭敬明等人的文学著作引入到教学中来,将这些备受学生欢迎的文学著作与相关的语文内容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将《大众软件》《电脑报》《计算机世界》等IT刊物引入课堂,将语文教学的语言形式、上课形式、渗透审美教育的方式与互联网联系起来。例如可以使用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来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网络来上课或布置作业或和学生沟通,可以组建语文QQ群来集中在网上进行讨论,等等。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将《环球银幕》《大众电影》《歌迷世界》等娱乐刊物和《足球世界》《篮球》《体坛周报》等体育刊物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休闲中感受到语文课不是死板枯燥的学科,而是生活气息浓厚、与时俱进的时尚学科。课堂素材的丰富,会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中职学生阅历浅,知识单一,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清除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以便正确地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

课文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从积极的、美的一面看问题,养成良好的心境。历代文人写秋的作品大都是悲秋之作,像“秋风萧瑟”“秋风秋雨愁煞人”“万里悲秋常作客”等,但在毛泽东的笔下却生机盎然,多姿多彩;面对夕阳美景,李商隐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而朱自清却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所谓“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失败是成功之母”。事物都有两面性,应该教育学生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当学生在学习中受错误审美观念侵蚀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利用课文内容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其正确的道德观。

譬如讲杨朔的作品《青春之歌》,当讲到杨朔的文章是他在狱中,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对党的忠诚时,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这不合乎常理。我们就应有针对性地在课上加进相关政治引导盼内容,讲南湖游船,讲井冈,山会师,讲遵义会议,讲三大战役,讲旧中国的黑暗,讲方志敏、江姐,讲渣子洞、集中营,讲新中国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经济,讲改革开放,由此因势利导,给青年学生“输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这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想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就要有较高的政治水准的要求。

要准确地理解美、鉴赏美,必须要有准确地把握美的性质的能力。认识一个具体对象是美是丑,不仅要观察它的表象,更重要的是要剖析它的内在本质。在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剖析美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对美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如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与海打了一辈子交道,一次出海捕鱼,不幸遭到鲨鱼袭击。他奋力拼搏,虽然战胜了鲨鱼,但在返回港口时,大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在教学中,应通过对桑提亚哥这个人物形象的全面分析,使学生充分领会作者的美学观点:从表面上看,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他孤军奋战,是个失败者。但在精神上他却是一个强者。虽连遭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他孤独、痛苦,却始终乐观。他是一个在生活的拼搏中始终勇敢、坚毅,给人以精神鼓舞力量的典型形象。如此深入分析,就能给学生以很大的人生启迪。还可以让学生讨论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有何思想收获以获取审美精神享受。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佳作中,人们对美妙的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天地万物都成了美的使者,日月星辰、山水花草、春夏秋冬、飞鸟鱼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把这些东西挖出来交给学生,如黄山的秀美,西湖的艳丽,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写景的名句不胜枚举,这些名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艺术的陶冶,更是心智的启迪。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望岳》《望海潮》《泰山日出》,都是以自然美景来寄托作者的情思与襟怀。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美文,对于愉悦身心,扩大胸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要激发审美情趣,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的、显而易见的美还不够,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如讲授《雨中登泰山》,在引导学生神游泰山获得美感后,应带领学生更进一步寻幽探胜,通过“悬崖棱蹭”“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目视而脚不随”等词句的分析,再现作者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勇气和毅力,从而揭示出要领略无限风光,必须努力攀登的哲理。这样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到感知形象蕴涵的美,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把身心沉浸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为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

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以其语文能力为基础。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要让学生领会、欣赏作品再现的生活美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需要依靠对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运用和分析来实现。例如《荷塘月色》中“一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所独具的明艳、亮丽的风采和薄雾中的荷花所特有的蒙胧、迷离的神韵。又借助嗅觉、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把微风吹来的缕缕荷香比作“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中运用了“亭亭”“脉脉”“蓊蓊郁郁”等20多个叠词和“袅娜”“参差”“苍茫”等10来个双声叠韵词,其韵律感赋予散文音乐美,其摹状性又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旧中国一个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期望从月夜荷塘清丽幽雅的景色中寻求解脱的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练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中汲取营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词。上阙展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南国秋景图,有静景,有动景;有远景,有近景;有似霞的枫叶,有清澄的江水,还有点点疾驶的白帆。对照鲜明,色彩斑斓,把读者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在这一部分中,“染、争、击、翔”四个字用得非常传神,“染”写出了枫叶红的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争”写出了百船的竞争向前,有目标,有意识:“击”显示了雄鹰展翅高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翔”写出了鱼儿轻快地游像飞翔一样,自由欢快。生动传神的几个字的运用,显示出秋天万物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时刻注意进行审美的渗透,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美的中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好美的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