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之思

2009-02-10 08:35吴永福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化用新编题意

吴永福

作文命题,由传统的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就思维上说也可谓走过了一个正反合的模式。即材料作文原本是针对命题作文的限制而出现的,因材料可供多角度地开掘。但角度多了,为避免理解上过于分歧,于是再从材料中引出一个话题来,并要求围绕话题写作。由于话题多由材料中引出来,因而大可视为材料作文的延伸。但话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的,主要还在于对材料的处理。材料作文要分析材料,再关联开去。话题作文是以话题为对象的,因而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灵活一些,即可用也可不用。至于话题与命题的区别,或许命题作文得针对题目展开思考,而话题则用来引发思考。从命题出发,题目所给的对象或概念就是思考的对象,不能偏离。但由话题出发,思路上可活泼一些。此外,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还体现在要求上,即文体不限或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等。在文体不限或自选的前提下,一方面是多了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则又滋生出不少四不像作文来。

其实作文命题如何,不仅要看命题者的意图,还可从写作上反映出来。就写作的实际来看,话题作文是不尽如人意的。一是文体上胡乱嫁接。出现了很多四不像的作文。作文的常规文体仍旧是记叙文与说明文及议论文,这是由表达方式来界定的。若要在文体上嫁接,可以朝着文学文体及应用文体两个方向发展。文学文体有诗歌、小说、散文及戏剧等,除散文较易学之外,其余的多有难度。应用文方面,则有日记、书信、演讲、辩论、调查报告、总结、科普小品等。但另有剑走偏锋的,弄什么菜谱、诊断书、访谈录、新闻报导、会议纪要、设计方案、产品说明书等。还有就是仿古现象,先是用浅近文言来包装,后来干脆弄起古文体来,比如赋及笔记体。至于题记、后记、小标题及副标题之类,则只是小玩艺,不算文体。文体上的嫁接要慎重,因为文体写作都得多实践,才能成熟起来。就衡量上说虽可弹性一些,但却不必被那些花样所迷惑,还要看内容如何。话题作文虽是自由度较大的命题方式,但如何对应于文体,比如在记叙文与议论文中有何不同,是有讲究的。遗憾的是,由于文体淡化或文体放宽,往往连文体意识也不够明确。

再就是写法上的一些变化。一种情形是本着题意优先的做法,为阐明题意找寻一个载体。至于可提供载体的,当然是非人即事,或者说不离人事。以人为主的,可借助人物的生平及作品来演绎,再适当地点明题意。若以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为话题,演绎起来更是顺理成章。本来以人物为话题,可以展开评说,但这也许超出了实际能力,便只好在人事上演绎一番。此种行文,还有可能接受了文化散文的影响,那里也是有演绎的,只不过思考的力度较大。落实到作文中来,思考不足,便只有尽可能地演绎了。故事新编也有其蓝本,比如历史或文学故事以及寓言童话等。大都借用原有的框架,再发挥想象,设置一些场景。但如搞笑式的新编,将今人生活与古人衣冠搞在一起则不足道。至于片断的化用与再现,可谓小演绎或小新编。化用,也是大多化用人物的生平及作品。再现,则大都再现一些情景。演绎与新编及化用与再现虽不局限于话题作文的写作中,但伴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而格外张扬。作文中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人物演绎及故事新编,一是便于阐明题意,再就是难以从生活中取材,而转化书本材料时又不愿采用议论文的论据展开。如此作为记叙文来看,则议论过多。作为议论文来看,则记叙过多。这都是只顾及发挥题意,而忽略了文体的基本差别。同样,化用及再现多了,也会使得记叙不像记叙,议论不像议论。

话题作文如何落实到操作上,从而对学生的写作有所指导呢?这里谈一点个人的看法。现代散文中有一种闲话笔调,是颇切合于话题写作的。即以一种闲谈或谈话的口吻切入话题,讲一些相关的事情,表明看法或见解。且言说中,多有个性的流露。高考作文中出过“脸”这样的话题,不妨看一下梁实秋是如何写脸的。他的《脸谱》一文从俗语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讲起,先讽刺了凡事要求一律的人。“对于什么事都讲究‘统一‘标准化的人,看见人的脸如此复杂离奇,恐怕也无法训练改造,只好由它自然发展罢?”然后又讲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从而可将人脸分为令人愉快的与令人不愉快的。“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下,嘴角上挂出一个微笑,自己费力不多,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恋一些。”继而又讲到变脸,种种不一,诸如人一阔脸就变。“误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司道貌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得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弯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行文中,作者讲了一些与脸相关的事情后,再归结为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可谓发人深省。其实《雅舍小品》一书多是话题写作,笔法如一,大可供话题作文参照。

梁实秋在一篇访问记中讲到自己作文的经验是点的深入与线的延长,线的延长就是围绕话题延伸开去,至于点的深入则是在论述中要有所深化。这点的深入与线的延长,正可用来指导话题作文。点的深入,就是要使题意有所深化,不能言说一番之后,仍又回到起点的话题。话题是一个点,但应作出理解或领会,且不乏一些个性化的表达。线的延长,则既可写观感及事实,也可征引书本材料,大可融生活与书本于一炉。话题写作,不必像记叙文那样编故事,也不必像议论文那样展开论证,只需要围绕话题,讲一些相关的事情,从而表明某种见解或看法。对应于文体,话题写作则不再受作文体裁的局限。即不再受记叙与议论的束缚,而多为夹叙夹议的表达,此种表达更像是散文化的。大体上说,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体现出良好的命题意图,但需要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化用新编题意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龟兔赛跑新编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新编报到等
“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
《亡羊补牢》新编
刻舟求剑新编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