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让思想品德教学更精彩

2009-02-22 09:14杜继承
中国教师 2009年20期
关键词:美育思想品德美的

杜继承

相传,孔子讲坛环植以杏,誉为杏坛;古代学子吟诗伴以琴瑟,称为弦歌。沿袭下来,杏坛、弦歌就成了学校的美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把美学、美育原理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更能使思想品德课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一、以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人的追求不需要外力的强迫,是一种自觉、自愿及自知的行为。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优美的意境、和谐的氛围,产生美感,使学生自觉接受情境的感染,引发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深处产生乐学、愿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我播放了从网上下载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的精彩片断:企鹅觅食时的敏捷,保护孩子的舐犊之情;有着22颗牙齿的小小蚊子在自然界中的历险生存:蝴蝶破蛹而出,在空中翩翩起舞的成长过程等,这些在大自然中捕捉到的优美画而,配以播音员雄浑抒情的解说,从听觉、视觉方面给学生直观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增进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学生看后,不由地出内心的感叹:“世界如此美丽,生命如此丰富多彩!要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但要创设欢快、优美的情境,有时也可用凄美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时,我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的音像资料,学生被一幅幅令人发指的画而所感染,有很多学生眼里涌出了泪水,在这种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认同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靠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撑,争取到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二、以美的语言引发的共鸣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肓是人类思维的外衣,是人类用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意,以达到相互了解的重要工具。而教师语言又是直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如果说所有职业语言都蕴含着自己情感美的因素,那么没有哪一种职业的语言能像老师的语言那样动人心弦,令人神往,催人奋进,教人求真。”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理论性较强,抽象概括性较高,学生学习难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而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的句子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追寻高雅生活”时,我用深情的语言介绍了国家体操队运动员桑兰的事迹:1998年7月,桑兰在美国纽约参加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期间,颈椎不幸重伤,造成胸部以下完全瘫痪。面临这从巅峰跌落谷底的人生磨难,桑兰用坚强的意志与伤残进行着顽强的斗争,用灿烂的微笑和无私的奉献回报社会。最后,我用激昂的语言朗诵桑兰的话:“跌倒了再爬起来是我的人生信念,我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我想拿的是人生的金牌。”听着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学生们脸上也表现出一种坚定的神情,有的甚至用拳头擂桌子,口中大声叫“好!”有的学生鼓起了掌。学生们从美的语言表达中明白,追寻高雅生活的秘诀足:要有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

在学习“祝福青春”时,我请教了语文老师,在朗诵上狠下了番功夫,在即将结束全课的时候,为同学们深情地送上了我的祝福:“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F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早晨的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让学生们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体会青春的幸福,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的青春生活。

三、以美的行为带动学生进步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说的就是行为美的重要性。行为美作为一种行为动作之美,它是一种外化的美,是一种直接表现出来的美。“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都道明了行为美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得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以美的行动,美的修养,身体力行地去带动和影响学生。

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除了有理有据的说教外,十分注意以身作则,以行为美去带动学生的具体行为,使说与做相统一,使美与真相和谐。我刚接八年级一班的思想品德课时,通过了解班干部,发现有这样一位女生,学生们叫她“烦烦”。因为她是一个不快乐的人,总是独来独往,自视清高,对谁都看不惯。成绩比她好的,说人家是应试机器;成绩不如她的,说人家是笨蛋一个。因为看谁都不顺眼,这位女生说话就难免尖酸刻薄,刺伤别人,她烦同学们,同学们也烦她,所以得了那么一个外号。针对这种情况,我打破新学期从第一课开始学习的常规教学顺序,在八年级教学时首先进行第四课教学——“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课堂教学中,我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给予肯定和赞赏,有意无意地找那位女生谈心,赞美她的字写得漂亮,学习扎实、认真,老师安排的班级事务她做得有条不紊,等等。渐渐的,她的脸上有了笑容,对同学的态度友好起来,看到她有转变后,我进而引导她要学会赞美别人。经过三周的有意识的尝试后,她感受到了赞美别人给自己和同学带来的快乐,也就更加友好地对待同学了。

在上活动课“如何保护环境”时,我展示了自己从亲戚、朋友、邻居处收集的废电池,带头让学生以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信息的“发射中心”,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多种方式,传达着丰富的知识和情感。教师的教态庄重和谐,美观大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沟通师生情感,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的眼神、身姿、手势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

在课堂上,我积极寻求教态美,努力做到抬头、挺胸、收腹,稳重自然,落落大方。看到教师这样的教态,学生们也自觉地挺起了胸膛,端端正正地学习。我在手势上下功夫,力争举手投足都能给学生以美感,努力遵循“雅观自然,保持协调,不用则已,用则用力”的原则。我还特别注意杜绝一些多余而难看的习惯动作,如双手不停地搓来搓去,用食指指向学生,等等。

四、以美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知识之美犹如浩翰的海洋,它包容着人类上下几千年的创造与美的发现,而传授渊博、精美的知识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学习“丰富多样的情绪”时,我讲到了历史上伍子胥过昭关时,由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因极度焦虑而一夜间须发全白的故事。在学习“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时,我讲到了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神秘生物”——狼孩。在学习“自觉磨励坚强意志”时,我讲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训练的过程,让学生不只看到了航天英雄成功时的荣耀,也知道了他们成功背后的付出、意志的坚强。在讲解“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讲了科学家的发现: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少的大脑功能,要是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那么一个人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如此这般,这些小知识的大杂烩,使得学生们仿佛在海边发现了一枚枚色彩斑斓的贝壳,欣喜地把它们串起来,用心挂在脖子上,美感流淌在他们的心田里。

总之,思想品德课老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具备了浓厚的美育知识,创设多彩多姿的美育情节,教育教学才可以得心应手,才可以进行有效的美育教育,并能多方位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文风)

猜你喜欢
美育思想品德美的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选择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