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新教材教学观念

2009-03-08 01:47李明慧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思维教师教学

李明慧

摘要:学习是学生本人的大事,是任何其他人也代替不了的。教师只能是课堂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鼓励创造性思维,启迪学生去发明、创新。教师应做到打破教学定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呈开放性状态,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学习:能力拓展

新的中学地理教材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新的教材要有“新的教法”。这要求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良好个性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参与学生学习讨论,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不能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合作。尤其要积极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一定比按部就班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获取的知识,无论是理解的程度,还是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都比教师“教”给学生使之被动地得到效果要好。如学习“世界的人口”一节时,让学生仔细阅读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问题?”学生争相提出各种答案:住房难、就业难、资源短缺、交通堵塞、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的问题。教师接着请学生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学生能根据我国的政策说出“计划生育”等答案。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了潜能,发展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开拓创新,激励学生勇于探究

课前预习让学生充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即使学生分析得与教师有分歧,也要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教师不能死扣所谓的“标准答案”,要肯定其独创性。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兴奋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学习。

三、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

多媒体教学具备趣味性特点,普通的教学手段难以与之媲美,它能有效填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视觉能力,为深刻地掌握好知识创造良好的氛围。如讲解“若全球气侯变暖了,地球上的哪些地理事物将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使学生得出答案:海平面上升、两级冰雪融化、热带面积扩大等,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经历过程,既强化地理知识,又提高思想素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积极的探索,在发展能力的同时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而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正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最佳契机。

如观察采集当地的岩石标本,参观地质或自然博物馆,调查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办一期墙报或小报等。此类活动应在课外开辟专门时间,并加强组织,明确活动的目的与要求,进行活动项目的分工,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因这些活动都是结合本课课文内容设计的,所以也是对本课地理知识的及时巩固和运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教育效果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五、作业设计讲求开放性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形成各种地理表象的空间位置关系,使字生易于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乒乓球或小皮球上划经纬线和大洲轮廓,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再利用阳光、灯光或蜡烛就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又如讲到太阳能和太阳灶原理时,可以让学生用放大镜做聚焦使火柴或纸燃烧的实验。实践证明,通过地理实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巩固知识。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创新。因此,开放性的地理教学,就是摆脱教师依赖教材、学生依赖教师的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在教材上适当超越现行课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各种开放的渠道和手段,达到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新课标下的教师不断拓展和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为国家和社会造就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思维教师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