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9-03-08 01:47杨振坤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

杨振坤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呆板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了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这种教学过程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不好。使得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投入多而产出少,严重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开展互动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

一、与学生开展互动式教学

(一)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教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灌输式的单向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在相互启发和感染中获取知识,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的健康发展。如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等。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二、善于引导,主动学习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准则。引导可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失方向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之时,教师不要拖着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导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当讲到“我国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用教师的真情面对学生

“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是爱。”学生最需要教师的爱,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做到“理智公正”、“不挖苦学生”、“严爱结合”。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化理为情,融情人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就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人理的效果。另外教师结合自身独特经历和感受来说明教材上的一些原理,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若历其事之感,同样可以达到用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

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转变情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努力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新教材每课后都安排可探究与实践的内容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与实践活动贯穿起来,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纸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人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公安民警、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思想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发掘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事半功倍。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新课程改革不协调的现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