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浅探

2009-03-08 01:47于会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师生设置创设

于会方

摘要:在教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培养其探求知识的欲望。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目前,新课程新理念正在基础教育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已逐渐占据广大师生的课堂。在数学领域,很多学生反映数学枯燥、抽象难懂。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认为数学没什么用处,因此,对数学没有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兴起了一门四环节教学法,大意为:设立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揭秘。那么何为问题情境呢?就是在数学教学中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情境与故事之中,以情境中问题的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

一、情境设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的数学教学难道每节课都需要设置情境么?我个人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有的章节与现实生活较近,如集合、函数、数列、统计这样的章节,适当的情境实例确实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作用。因为兴趣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强的意志,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谐发展,思想素质逐步提高。而在三角函数一章。各种三角公式、三角变换离现实生活相对较远,属纯思维的东西,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来个情境设置。情境设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必要生搬硬套。

二、情境设置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或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要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条件来确定选择或创设问题情境,要能够反映现实的环境生活需求。不论问题情境简单或复杂,都要注意体现课标与教材的基本要求。一些教学参考书的情境设置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如对于广大农村学生,红绿灯的情境设置恐怕就加大了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而对于城市的学生而言,养鱼池的设置也不能使其身临其境。为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开动脑筋,广泛查阅材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大量课程知识合理筛选,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离学生现实贴近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进学生兴趣。

三、情境设置不应是模式的一部分

一节课不应有一个模式或一个样板。当我们去听一节课时,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来一个精彩的开头,设置一个相当不错的情境去吸引学生,情境设置结束便转入纯数学问题,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忘到九霄云外。这样为情境而情境,就好像一个人穿着西装革履,而却头系白羊肚手巾般滑稽。情境设置要适时、适地、适人去进行。教师要善于抓住千变万化的学生的言行去点拨学生,发现学生瞬间闪现的思想火花,从而使师生共同揭示问题所在。我们善于借鉴别人,但不要空搬一种模式。要以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如可以一节课没有实例,也可以整节课都有实例。

四、问题情境教学要分类把握,从实际效果出发

问题情境可分为三类。即真实的问题情境、虚拟的问题情境和想象的问题情境。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中的综合性活动都是真实的问题情境。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数学教学就会别开生面。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们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动空间,创设一种活跃的氛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并创造性地发展延伸,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视录像片段和VCD光盘软件、相关媒体网络信息都是虚拟化的问题情境。要根据多方面的实际选择使用,要根据教学实际效果选择使用,要防止只流于形式、不讲究需要和实效。幻灯、电脑、液晶摄影、背投等即使都上了。把过去教师满堂灌换成机器满堂灌,其效果未必就一定好。想象的问题情境是每个学生在反思体验时常用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在个体进行问题情境想象时,多注意对问题情境的准确想象、完整想象,应注意将想象的问题情境与相关教学目标、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思考。在选择或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分清类别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分类把握,或单向选择一类用到教学中,或以某类为主、其他配合进行教学。

五、用爱心去创设问题情境

用心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师生共同熟悉的实例人手,以学生贴近的生活去激发学生、鼓励学生。有的学生可能因一时的兴趣而喜欢数学,又可能因一时的失败而厌恶数学,所以应时时留心学生,事事留意学生。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学会知识,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本身是自我成长的主宰者,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己挖掘知识所在。只有师生共同创设知识的良性环境,才能演绎一节又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堂。

总之,问题情境是学科课程与社会联系的纽带,问题情境为师生在课堂教学和自然社会环境有效结合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互动提供了展示舞台。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使用,为促进学生素质以求个性发展提供了一条捷径;为师生合作创新、整合目标、共同提高搭起了一座桥梁。所以我们要用爱心去创设问题情境,搞好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师生设置创设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麻辣师生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