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策略的初步探讨

2009-03-08 01:47才晓敏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后复习课前预习

才晓敏

摘要: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才会使学习变得轻松、灵活。教学效果才会大大提高,而且还能为以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效率:课后复习;学习小结

何为英语学习策略?它是认知方式的一种体现,是指一个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了的、受本人偏爱的态度、风格、途径、方法与技巧。每个中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英语就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策略,但这些策略中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有的在这个阶段有效,在其他阶段效果就不明显;有的是从别的学科引用来的,并不能完全运用于英语学科。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摸索、改进、学习,才能掌握一套正确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适用于各个不同学期的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系统的学习策略,它们是:

一、重视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优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预习能有效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

一节课备课内容充实。讲解透彻全面,但是学生为何仍是“启而不发,学而不知”呢?我觉得,这跟缺乏预习、师生“两盲”有关。没有预习和了解,教师对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没有准确的预料和估计,该精讲的讲不透,该略讲的浪费时间;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衔接缺少预判,自身学习的重难点没有预设,上课时满堂紧张却劳而无功。如果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重视预习和了解,师生教与学的课堂针对性必能有所加强,上述情况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二)预习可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教学实施

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掌握运用能力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而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在既定时间内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授知活动。如果能让学生英语水平差距缩小,这无疑将给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那么,如何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呢?重视预习可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因为预习工作大多是在课下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查找、翻阅指导资料,回忆旧知识,也有足够的时间寻求他人帮助。所以,授新课伊始,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与基础不错的学生就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有利于消除学习困难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信心百倍地听完一节新课。长此下去,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自然缩小了。

(三)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既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步,也为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预习主要靠学生独立完成,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找工具书等一系列步骤中能使学生克服过分依赖教师的弊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听课显然也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地听课,即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听课,不一心二用,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边看、边听、边想、边写,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之中。当然一堂课几十分钟始终保持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是违背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生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对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难点的讲授上。集中搞清教师讲授思路:对于教师讲授中自己巳懂的部分,可以让大脑放松一瞬,以调节兴奋与抑制生理机制。求得注意力新的集中。

(二)积极认真地思考

课堂上的积极认真思考,就是要思考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首先要弄懂当堂的新知识。听懂新知识是上课的目的,是发展智力的前提。

其次要理请教师的思路。教师的思路,即教师讲课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规律。

再次要善于问答。学问学问,不问难以成学。在课堂上,必须设问,但也不可乱问,一定要认真思考,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

(三)记好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首先要记下主讲章节标题、副标题,抓住每节的主题和教师讲授的重点等。

还要记录教师对问题的见解和思维方式,必要时还要加注,以备课后提炼、升华、复习备考和创造之用。

课堂笔记尽量要用短语、数字、图表及各类符号,眉目要清楚,语言要简练,文字要清晰,写得要快,以减少记录时间,从而使听、看、记、思相互结合,并能及时对讲授信息作出反馈。

三、搞好课后复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要解决困扰学习者最大的知识遗忘问题,只有靠科学的复习。“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揭示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而从时间安排上讲,复习既要及时又要经常。不仅在当天,而且在第二天、一周后、一月后以及就在需要用它之前或者在考试前都应安排复习。从复习方法上讲,可采用强化复习(过度/超额复习)、分散复习、集中复习等方法,把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要按知识内在规律进行综合归类,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复习,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复习策略有以下几种:1、课堂复习。一般教师在每节课后都留有几分钟时间,就当堂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这是很重要的。同时学生要认真对照课堂笔记进行归纳。2、课后复习。课后要及时对本课所学的生词、短语、习惯用法、语法等进行复习,以便解决、消化课堂上的遗留问题。3、单元复习。一般说来一个星期学习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里的生词必须在本星期内解决,不能欠账。4、循环复习。单词记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老大难”问题,记忆单词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单词编组后循环复习。

四、常做学习小结

新目标英语对中学阶段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各种句型、习惯用法、语音知识、词汇等做了循环式的再现,而且每隔几个单元都有一个侧重点,因此做好每一阶段的学习小结是很重要的。

这种阶段性学习小结一般可分为三步:1、把几个单元的课文读一遍,形成初步完整的印象,可以有效地唤起回忆,为深入复习打好基础。2、根据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找出这几个单元的难点、重点,在分析对比、归纳、综合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3、在听说读写训练中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

以上内容是我对学习策略的一些初步探讨,希望对广大中学生朋友有所帮助,同学们不妨一试。

猜你喜欢
课后复习课前预习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七步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
“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后复习要及时
让课前预习成为语文课的精彩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