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浅探

2009-03-08 01:47李庆肖赵云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探索语文教学方法

李庆肖 赵云改

摘要: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有专业知识,掌握教学规律,懂得学生心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让学生上课既学到知识,又感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索:方法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成功可以使人树立信心和勇气。只有体会到成功的滋味,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与语言过程,才能大胆举手积极参与,特别是胆怯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身子看孩子”,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把自己看成学习过程中普通的一员,做学生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来自于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自信、信任的目光和一句亲切的话语。

二、丰富语言,增强感染力

1、课本中很多阅读链接都是在有意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也是在教师广泛的阅读基础上,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介绍或朗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通过课外阅读,巩固和运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阅读方法,

2、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越通俗越好,且简明扼要。这样不会因教师的废话连篇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心烦,没兴趣听课,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语言简洁、形象、直观、富于启发性,切忌语言拖泥带水或前言不搭后语,漫无边际。

三、巧妙导入,设计疑问

一堂课的开端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要新颖,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有了精彩的开头和丝丝相扣的中间环节还不够,一堂课的结尾也不容忽视。好的结尾可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升华主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心理特征,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别致、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通过设疑和解疑使学生产生兴趣,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合作互动,共同进步

1、引导思考。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问题是经过梳理后,能够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2、组织交流。根据分组学习的情况,选好讨论的内容和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时,教师要做好引导、沟通工作,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情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多种形式学习课文。

五、活动激趣,规范合作

学生不仅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还有很强的好胜心。因此在语文课上可以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硬笔书法比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新的规范。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例如在让学生学会倾听的常规训练中,要求他们学会要用眼睛注意说话的老师或同学,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能记在心中或听出差异进行补充。对那些别人说话时只顾自己、不善于倾听的学生要加以引导、鼓励,让学生都能加入到听的行列中来。再如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应该注意轻轻讨论,遇到问题相互议论、评议,不能大声争论,分配任务时要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等。

六、培养情感,明确目标

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则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催化剂,是思考的内在因素。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的头脑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过分紧张的气氛下,则常判断失误,手足无措。“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语文教师的情感转化而形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必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了解学生的心理,千方百计让学生体验成功,以培养与学生的情感。

教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楚一节课要达到哪些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三个维度,这样才能避免教学无目的,避免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能把握,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教学目标明确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力,真正落实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以一个合作学习中首席的身份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学习探究,在探究中灵活地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综上所述,教师要有专业知识,掌握教学规律,懂得学生心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让学生上课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探索语文教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