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物理课

2009-03-08 01:47肖宗生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物理课周长创造性

肖宗生

摘要:如何上好一堂物理课,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精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领下。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以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同时新课的导入对于上好一堂物理课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精心导入新课

要想上好物理课,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望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教果。

(一)教师要从创设情境人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但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为什么非常害怕?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但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动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开发学生活动空间。教师要充分拓展学生学习活动时间,首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空间,教师要以情施教,寓教于乐,在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其次,要给学生学习提供相对独立的活动自由,尽可能让每个学生的活动空间不被他人侵占。最后,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不能用一把尺子去度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一个问题,可从多个侧面多种方法去分析,不能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还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了思想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挖掘出学生个性的创新潜能。

(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学生的学习应不局限于课本和教师的分析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摆脱原有定式思维的束缚。要根据不同知识特点,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当思维受阻时,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进行“电功”一节教学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可能与电压、电流有关,在积极思考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电路两灯串联。通过实验发现:电压大的灯亮,表明在电流、时间一定时,电压大,电功多;两灯并联,电流大的灯亮,表明在电压、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电功越多。在实验的基础上。学生经过讨论得到:通电时间越长。电灯消耗电能越多即电功越多。通过这样处理,给学生提供了创新探索的机会。学生学习物理热情被激活,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渐得到了提高。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具有了创新思维。教师还应当不断给予培养,要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来激活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进行特殊长度测量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测出一元、五分硬币的周长,学生通过讨论。找到了用“滚”、“纸条缠绕”和“测直径求周长”等测周长的方法,接着我又提出如何测量学校环形跑道的周长,很明显。此时用“纸条缠绕、测直径求周长”等方法都不能测环形道的周长。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得出了“跨步测量”和滚轮测周长的方法。这些方法尽管误差很大,但学生能积极思考,敢于探索,其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富有创造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学会创新。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首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和分组实验中的一切现象,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切生活现象,只有通过观察,才有新的发现。其次,要培养和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即使学生的想象力不符合实际,也应鼓励和正确引导。最后,引导学生动手进行科技小制作,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保持创新的兴趣和爱好。

三、精心导入新课

(一)引经据典导入法

物理学史上的经典,记载着人类探索客观世界时闪烁的智慧火花。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好材料。例如:在引入重力新课时,我们可向学生介绍牛顿从苹果落地的推想到地球附近的物体和地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从而最终总结出万有引力这一经典,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精彩故事导入法

好故事记载着历史的精华,用物理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故事导人新课。无疑使学生兴趣倍增。例如在引入机械运动时。先讲法国飞行员在空中抓住子弹的故事。

(三)科学材料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知识的运用更加广泛。例如:在讲热机时,可向学生说明火箭也是热机的一种,它涉及很多物理知识,想更多地了解火箭的知识就要学好物理,使学生产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强烈愿望。

(四)设置疑问导入法

创造性思维起始于对困难或问题的认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例如在讲焦耳定律时,教师直接采用教材中问题:灯泡接入电路时,灯泡和电线中流过的电流相等。都要发热,但灯泡热得发光,而电线的发热却不易察觉,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思考电流产生的热量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中来。

(五)温故知新导入法

复习旧的知识,为新课打好基础,避免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前后联系不上,对新知识的理解产生困难。例如在讲摩擦起电的原因时,使学生必须复习原子的结构以及带电情况,层层递进,由简单到复杂,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知识。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热情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猜你喜欢
物理课周长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巧算周长
动起来的物理课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周长小诊所
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