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2009-03-08 01:47周立娟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周立娟

摘要: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研究下面三个问题:1、数学学习兴趣及其培养;2、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3、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思维障碍;学习兴趣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一)要求学生有积极的状态。兴趣是可以自己培养的,关键是有积极的态度。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激情,促进学习兴趣的生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真实、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达到兴趣促进学习的目的。

(三)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教学时应:1、创设悬念,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2、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获得新知识,并把知识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体验到探索数学的无穷乐趣。3、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鼓励竞争,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4、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与他们成为朋友。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产生兴趣。5、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二、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后,学生数学思维应得到更好地培养,以突破数学思维障碍。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

(一)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

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主要是由以下三点所致:1、由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肤浅性;2、由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差异性:3、由于思维定式的消极性。

数学思维肤浅性。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深刻地去理解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推导过程,那么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只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维习惯,不注重变换思维的方式,缺乏沿着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模型或过程去分析解决,

数学思维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学生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

思维定式的消极性。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碍更合理有效的思维,甚至造成歪曲的认识。

(二)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

数学教学中要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前提是要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解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它是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题目的具体特征,对题目进行深入、细致、透彻地观察。然后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找到解题思路。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2、善于联想。联想是问题转化的桥梁。稍具难度的问题和基础知识的联系,都是不明显的。因此。解题的方法。取决于能否由观察到的特征,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做出相应的联想,使问题得到解决。

3、善于将问题进行转化。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过:“数学解题是命题的连续变换。”所以,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就是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成具体问题,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在解题时,观察具体特征,联想有关问题之后。就要寻求转化关系。

由此可见,在深刻地去理解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推导过程后,解题时要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善于进行问题转化。而且在解决问题时,应积极地独立思考,敢于对题目解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方法,要做到这些必须做相关训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活跃、有效。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积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