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2009-03-08 01:47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多媒体

耿 晓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纳并深受欢迎,在实践中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又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多媒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还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播知识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单一教学模式已远远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多媒体教学便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既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使用直观手段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科学和教育学修养,懂得儿童心理学,懂得掌握知识的过程。”上课前,认真备好课,将每堂课要检查的注音释词或要讨论的问题及重点、难点做好相应的准备,制作出投影或课件,上课讲这些内容时,效果极佳,一是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联想。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规范端正,教学上方便,直观。二是上课时还节省下了以前板书浪费的时间,使学生能有更多时间讨论问题,同时能够醒目地看出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如果这两点没有得到解决,不管形式、内容怎样合理,这堂课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抽象的没有办法向学生恰当讲解的难题,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简单、直观,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不再那么困难。

二、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的丰富性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背景,使之有立体感,有节奏感,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积累较好的课件素材,课件素材包括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尤其是课文朗读)、文字素材等。只有平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制作课件时才能得心应手,在课上才能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教学中最现实、最直接的心理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有感触: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也曾说过:“有兴趣、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可能增加一倍半,这就是教学的潜力所在。”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教学中,教师借用多媒体的光、影、声、像等信息传达出形象而又具体的物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情人文,进入诗情画意之中,品味文章的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利用多媒体声音和图片并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声情并茂,涤荡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一)适量性,切忌画蛇添足

要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则,要根据所讲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定,应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如果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充斥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和闪烁不停的画面,学生往往会晕头转向,这种变相的灌输式的教学会引起学生的“消化不良”,扼杀学生创造和想象的机会。

(二)适当性,切忌把教师变成放映机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驾驭者,教师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力。可是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只充当一个放映员,其威信和亲和力将大大降低,其授课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则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让多媒体教学在时代的需求下,开花结果,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天空。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语文教学多媒体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