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2009-03-08 01:47谢风涛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学习活动信息技术

谢风涛

摘要: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法要呈现多样性,要用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学习活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适应与创新。成为教师的研究课题。教师只有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育要求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学习等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如在教学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文件管理”一课时,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将学生熟悉的书和书包的关系联系到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文件和文件夹,就好比书和书包,书放在书包里,那么文件放在文件夹里。通过引导,学生很快认清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定义。

(三)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上机过程,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操作出色的学生。教师要倾听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或者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有益的建议或意见,为的是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然后教师再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上机操作实践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信息技术的教法要呈现出多样化,注重探究式教学,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技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中注意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要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模式和规律。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的资源、手段和环境,使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探索其整合模式、方法,也是当前需解决的课题。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要用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学习活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