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法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2009-03-08 01:47赵宏磊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途径意义

赵宏磊

摘要:信息技术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保证信息技术课程成功实施的重要模式之一。该教学法可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清晰,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通过完成任务而学有所得。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途径;意义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是非常必要的。

一、“任务驱动”法教学概述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

二、“任务驱动”法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实施

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的优势,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能力,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完成任务

“任务”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用系统呈现的方法。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在真实环境下操作软件,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可以演示操作过程。教师通过对全体学生的操作结果加以分析就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某个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度。

下面结合“自定义动画”制作的教学实例予以说明:

笔者认为在讲述“自定义动画”的时候,教师不宜讲述过细,课上只应简单地讲解一下“自定义动画”的应用,而不是面面俱到。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首先创设一个情境: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随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然后根据这幅图画制作幻灯片,尤其要做出星星一闪一闪的动画来。这样便将“自定义动画”的应用的教学任务置于具体情境中,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动手操作,热情很高,其中部分学生很快制作出来了,其他学生也主动探索,很容易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授予学生学习方法,使其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更好地完成任务

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教师传授其一定学习方法,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其主动性,使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如在教学“power point的超级链接”时,老师先让学生演示没有链接的作品。接着提问:“现在只能一张张按顺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吗?”接着教师出示一张带有超级链接的幻灯片作品演示给学生们看,然后让学生们自主学习,最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半成品”,制作出来一个带有超级链接的“成品”。学生们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讨论、尝试,有的看书寻找,有的使用帮助系统(在教学Word时就学习了如何使用帮助系统)……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多数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创造力,成功地实施“任务驱动”

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相同,掌握快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又琢磨能否将自己画的图或网上下载的图片插入文档中,有的开始为迎新年制作贺卡——新的追求激励着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更美妙的“精品”。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为“任务驱动”法教学奠定基础,使之成功实施。

比如:在讲授“自选图形”的应用时,笔者没有采用给学生讲清“自选图形”中的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自由上机练习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个多媒体教学短片进行了辅助教学。在这个多媒体教学短片中,通过两个“虚拟小精灵”的对话来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自选图形”中的一些工具来绘制“温馨家园”这样一幅图画,那些房子和草地给了学生很大的视觉冲击,使学生了解到这些简单的线条不仅能画出圆形、方形还能画出更漂亮的图画,在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讲解下,学生们不但很快地学会了“自选图形”的应用,而且有了较强的创作欲望。笔者根据当时的情况又适时引导,出示了自己利用“自选图形”中的一些工具所创作的两幅图画,来进一步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们知道了利用“自选图形”不但可以画“房子”还能创作出更多更漂亮的作品。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更好地实施“任务驱动”做了铺垫。

(四)培养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得出那些与他人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

课堂上我把班级分成几个任务小组,为有效地实施“任务驱动”打好基础。每一个任务。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一部分,然后互相交流,让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他人默契配合、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四人一组通过网络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并且办一张“奥运会”的电子小报。学生这时是最忙碌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工进行查找,有找“奥运会”的创始人的,有找“奥运会旗”颜色的。有找“奥运会”是XX年在XX地举行的……大家分工合作。各自查找,最后把自己认为符合“小报”主题的材料汇集到一起,到最后排版时,各个小组的同学都使出了各自的绝活,从艺术字到文本框,从插入图片到使用花边美化版面,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整个“小报”动感十足。学生合作会增强他们的协作友爱精神,扩大知识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到新知识,

总之,通过上述途径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避免单纯知识传授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创造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并有效地应用。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途径意义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