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术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

2009-03-08 01:47何敬文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美术教学培养

何敬文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学;发散思维;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依葫芦画瓢地去临摹作业,因此学生长期在思维定式下思考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淡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流畅性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重要基础。教师教学要注重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在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求异性。设置问题要有发散性。教师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不同见解,看谁的想法最多,最独到。

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以此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创作的冲动。例如:在教学初三《服装设计》一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激发学生自由创作,根据自己的需要给服装分类。结果。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从材料、用途、颜色、款式等人手,设计出了很多种样式。然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画出了自己钟爱的款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被动的学习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开阔起来。

二、设立合理的情境,训练思维灵活性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很重要的就是要向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创造一个能够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渐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设置合理的情境呢?

1、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巧妙设计训练学生思维的环节,使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例如:在教学《标志》一课时,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收集的标志的环节,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请为大家介绍这是什么标志?整个标志有哪些颜色?外形是怎样的?由哪些元素组成?学生顺着这些广延性问题引导的方向去思考,不但很形象地理解了标志的若干艺术特色。而且通过介绍,还了解到了更多的内涵。紧接着,我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标志设计的特点,指导学生多向展开思维,从汉字型、字母型、具象型、抽象型等不同方向、不同形式进行构思,启发学生怎样将标志语言概括为符号来表现。

2、利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思考,达到对事物深刻的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庭院》时,我首先把课本图例扫入电脑通过屏幕展示出来,再配以音乐《绿色畅想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感受“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诗情画意,领略中国传统庭院的艺术特征。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中国式庭院模型。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们获得了直观的印象,再配以中国古典音乐,更是获得了中国庭院深层次的内涵。所以,学生们设计的中国式庭院模型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情趣。

三、用引导联想方法,训练思维独特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发散思维的核心就是运用联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对所要进行训练的事物进行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既感到好奇又感到有趣,使其在浓厚的兴趣中进行联想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有序、多维观察习惯,提高想象力,以及运用美术语言造型的方法。“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可以找出更多更新的答案、设想或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凡是大有作为的人除了在专业上有很高的造诣外,还表现出思路开阔、妙思泉涌,思维能迅速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一类内容相隔很远的对象。

发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也就是说,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而重点抓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1、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扩散思维,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2、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3、要鼓励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强探索性的思考能力。比如,当一条毛线被拉直成竖线时,学生会想到数字“1”、电线杆、筷子,还有的会想到门缝、车轮留下的印迹;当毛线被拉成横线时,学生又会想到跳绳、晾衣绳、水平线、电线、尺子等等。学生在无尽的想象中。思维的活跃达到了极致。新颖独特的想法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创造性思维就会形成。

总之,美术课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他们获得灵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而且对于他们身心素质的全面的发展。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美术教学培养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