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2009-03-08 01:47王同舟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途径小学数学

王同舟

摘要:学习的动力系统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心理成分构成。这些成分无一不包含着人的情感,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他们的身心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渗透情感教育的一些尝试,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以情育情:借助于有趣的图画。激发情感;动手操,作以理激情;为人师表,以德传情;创设情境,以景引情。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感教育:途径

学习的动力系统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心理成份构成,这些成分无一不包含着人的情感。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他们的身心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数学内容的特点,将情感教育因素寓于一定的知识教学和思维训练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以情育情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几代人的“掌上明珠”,当他们走出家门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最崇敬的人。追求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小学生行动心理动机和迫切需要。“爱是老师的天职”,老师的爱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它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活跃教学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学生在和蔼可亲的老师引导下。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学习,能不对其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吗?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那种动辄训斥。板着面孔的师道威严下,学生的神经系统总是处于一种紧张抵制状态,不可能有什么兴趣和积极思考可谈。因此,教师只有奉献一片爱心,以情育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借助于有趣的图画,激发情感

小学生容易被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小学数学知识的讲解,课文中一般是通过图画表示的,我在教学中常借助于有趣的图画进行挖掘,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主动地、积极地进行观察和思考。例如:人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材开始的准备课是一幅图画。结合图上两名学生向教师敬礼问好,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结合图中三个学生踢足球,要求学生课间开展有益的活动;结合两名少先队员给花浇水,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爱劳动。为绿化校园作贡献。当学生说图上画有一面红旗,我教给他们要尊重国旗。升国旗时要立正、肃静、站好……一节准备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数数、说话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了多方位的情感教育。

三、动手操作,以理激情

操作不仅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课文中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拼一拼等内容,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要动手、动口、动脑,又能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明其理,启其智”。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生动感知。从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洽。例如:数学第三册应用题:“学校养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先让学生摆10个△、再一一对应摆10个0,向学生渗透对应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和O一样多。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操作:第一行摆12只白兔,第二行摆7只黑兔,引导学生观察,哪种图形摆得多?黑兔和白兔哪部分同样多?哪部分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在学生用语言叙述的基础上,抽象出数量关系,白兔的只数可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是同黑兔一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5只,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深刻理解。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达到了“情理相通”的教学效果。

四、为人师表,以德传情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情感对小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带头做到。如要学生遵守作息时间。教师必须不迟到、不早退,课堂上不少学生一分一秒,也不拖堂,否则谈不上教育管理学生。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在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馈,学生同时也会把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任教的学科上来,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为此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勤奋求知、严谨治学、诚实正直、团结协作、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等情感方面给学生以垂范,从而实现以德传情。教师一句真诚的话语,可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创设情境,以景引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有意造成学生错认的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当场写几个数目不大的数,师生进行比赛,看谁最先判断出哪些能被3整除,学生纷纷抢答。教师再出示数目较大的数,原来高举的小手慢慢放下,教师抓住这一“火候”启发引导,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融教学课题于巧妙的问题情境之中,无疑会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愿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很多,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途径,都应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显示出情感教育的功能。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途径小学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