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2009-03-08 01:47王彦玲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

王彦玲

摘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是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从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做了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运用多媒体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构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笔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开展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中我通过创设探索性情境、竞争性情境、游戏性情境、故事性情境、操作性情境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者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开展探究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通过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变教师讲授为学生操作、变个人学习为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先让学生观察圆形花圃,再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长钉、一条短绳、一个锥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地上画出圆形花圃的形状。(由于这套工具画圆必须有伙伴合作。而且在运用长钉、短绳和锥头的综合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地画出这样的圆,因此画圆的过程增强了吸引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当学生把圆画好时,教师当即让学生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这时学生有感而发,表现得异常积极。最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又要求他们转入学习用圆规画圆。此时。学生又感到发自内心的需要。要用圆规画圆,必须认真地观察圆规,准确地认识圆规:圆规的一只脚相当于长钉,另一只脚相当于锥头,两只脚的距离相当于短绳。学生在激烈的思考和不停地动手中,掌握了画圆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了圆,整个教学活动都体现着一种主体参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逐步走向“屏幕教学”,由原来的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响来营造教学的氛围,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除法两种分法的对比教学”的课件设计和运用时,注重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模拟、闪烁等功能。通过反复操作,刺激强化。建立除法两种分法的认识,只见,6÷2的第一种方法的演示:第一次,慢速闪烁6个苹果中的2个苹果,一个、一个慢慢地分别移入左、右两个盘子里:第二次,中速闪烁剩下4个苹果中的2个苹果,又一个一个较慢地分别装入左、右盘子里;第三次,快速闪烁剩下的2个苹果,又分别移入两个盘子,苹果正好分完,两个盘子里都有3个苹果。6+2的第二种分法的演式:把两个苹果先“圈”。再慢速闪烁后。一起往下移。用1个盘子装起,最后。把剩下的2个苹果“圈”。快速地一起往下移,用第三个盘子装起,学生清楚地知道了需要用3个盘子。课件形象而生动,清晰而明朗。快慢有序。动态展示出除法的两种不同分法的过程。这样。学生能充分感知并保留和记忆“分”的过程,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多媒体辅助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剖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于学生眼前,它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播放这样一段情景:“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猴子们吃(画面出示猴王和三块饼)。他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甲一块(显示猴王给猴甲分饼)。猴乙见到了说:‘太少了,太少了,我要两块。(猴乙嚷)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了八块。分给猴乙两块(显示猴王给猴乙分饼)。猴丙更贪,他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猴丙嚷)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丙三块(显示猴王给猴丙分饼)。同学们,他们所分的饼一样吗?(显示三只猴子所分得的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了小猴子的要求又将饼分得公平合理的呢?”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自然而来地进入到了一个数学学习的情境中去,积极调动了学生的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使学生对新知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把圆柱体切拼成长方体的过程进行恰如其分地演示,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帮助他们突破了学习难点,让他们很快就推导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原先从盲目尝试操作到有目的地尝试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扫除了不必要的障碍,让那些原来对数学中几何知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改变学习态度,使他们体会到几何知识其实也可以是形象的、易懂的。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