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再枯燥 享受快乐课堂

2009-03-08 01:47魏秀丽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模式

魏秀丽

摘要:怎样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愉快的学习?笔者在探讨教学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在本文中阐述一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模式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出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而且有必要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

课堂本来是师生传播信息的场所,可是许多学生上课都没积极性,上课死气沉沉,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负担,学生逐渐讨厌数学。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得不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教学策略,创造快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下去。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如下一些方法。

一、紧抓学生心理,引起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堂课的开始,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对未知的渴望,这种渴望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唤起求知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教学中若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通过趣味性、新颖性、好奇性、参与性、挑战性的导入,寻求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知识的切入点,就能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控到最佳状态,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为数学所感,为数学所动,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以便尽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二、提供良好素材,激励为主

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数学应用的例子无处不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枯燥的概念,学习数学是在做有意义的探索。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通过全体感官参与学习,独立地思考。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以多种形式展示交流。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而是使新问题与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过程中的新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更新,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我的数学”。

三、创造教学情境和学生产生共鸣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引起学生兴趣的直接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挖掘数学知识的有趣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在引出知识的背景上,人为地创造一种渴求学习新知识的气氛,能提高教学效率。当然课堂上能否脱稿讲课甚至即兴发挥是学习气氛热烈和谐的基础,只有教师占有丰富的数学信息并拥有完善的表达能力,才能做到幽默地讲解、巧妙地点拨、灵活地搭桥。用良好的精神状态、开放的教育理念和聪明智慧感染学生。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是不应伴随任何心理负担的。学生以学为乐的心理状态,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环境的熏陶。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质疑、比较、判断、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的场所,只有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教师应通过自己和蔼的态度,有感召力、鼓动性的语言,亲切的眼光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热爱,并会由喜欢老师进而热爱数学学习。善于把教师的思维过程显现出来也有助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感情渠道接通了,教学情景也就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从而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感场,不断进发思想的火花,学生思维自然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对教材的知识背景、思想方法、语言表达方式等都要有深刻的研究,广泛占有材料,对学生知识的缺失面和疑难点有一定的了解和推测。

四、创造成功机会,激励学生

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是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教师要鼓励、重视学生创新,对求新、求异的学生大加赞赏,对于不成功的思路,也应客观分析,充分肯定其智慧的火花,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成功时的兴奋、喜悦,可以成为学生继续创新的加速器,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跳一跳”去探究新知识,可增加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过程。

教师设计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而且要对同一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设计适当的“困难性”题目,让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不断激发思考的兴趣,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而得到答案,品尝到攻克难题的艰辛,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学习的成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计算和图形处理功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与抽象、直观与逻辑等矛盾,跟踪记录学习过程,并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适当地和一贯地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寻求解题方法、模拟知识形成过程、探讨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工作的经验,

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兴趣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