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2009-03-08 01:47郑运波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数学教学创设

郑运波

摘要: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无疑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拟就鼓励质疑、情感投资、多媒体技术运用三方面来探讨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氛围;创设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来创设这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作为数学教师,则应鼓励质疑,使学生晓之以理;注重情感投资,使学生动之以情;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导之以行。

一、鼓励质疑,创设创新思维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对于数学教学而言,问题是其灵魂。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教学,其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双方共同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发其创新性思维。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创设一种课堂性的创新思维氛围,就不能忽视“质疑”的重要角色。换句话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和猜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营造一种“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课堂性创新思维氛围。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该从“好奇心理”的角度出发,根据创造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动机。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可根据具体问题的解决来创设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在两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以及5cm和13cm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量出它们的斜边,引导学生带着“斜边与已知的两直角边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依据各自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启发学生通过猜测或推测,得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值关系。然后。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具有这种关系呢”,启发学生对比显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边的平方是否存在这种关系,(让学生用语言来叙述他们的猜想,画图及写出已知、求证)进而推理出它是直角三角形所特有的性质。至此,勾股定理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氛围中,通过发散性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感知。

二、注重情感投资,构建和谐课堂

现代心理学表明,情感对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和瓦解的作用。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其学习质量。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和谐的氛围,活化情感因素,确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必要的。

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热情、和悦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同学。这样以微笑和热情感染学生,以唤起他们的配合情愫,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以形成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时,教师所输出的各种信息才会在学生头脑中畅通无阻地出现一种“宜接受”的现象,从而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喜欢上教师所教的科目,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保持平等,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凡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来说;说不完整的让其他学生互相补充:遇到争议大的问题,教师作为参与者,让学生共同讨论。不要对他们的回答简单地加以否定,教师要认真地、耐心地引导。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和性格孤僻者,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关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课堂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科目相比较抽象,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掌握,因此仅靠老师的口述表达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借助多媒体的生动、形象、直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形成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课堂氛围,

多媒体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能够形象直观地呈现出具体事物及变化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数学教学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与传统的黑板、教科书、图表、模型相比,生动形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容易突破一些知识难点,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可以生动地表述和体现形象思维。如,在初学立体图形时,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来展现数学图形的平移交换、旋转变换、对称变换。对各种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认识,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立体效应。这样,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等旋转成圆柱形、圆锥形的形象性、整体性的过程就比较清晰地“映入”学生心里。教师适时地讲解,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真正使学生做到视听组合,脑手眼耳并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去模仿、挖掘、整理和创新,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更容易地理解、运用和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坚,《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浅述》,上海中学数学,2005(9)

2、党继峰,《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浅述》,上海中学数学,2005(9)

3、苏文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6)

4、张志强,《浅议多媒体数学教学》,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5)

5、冯荣林,《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探析》,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数学教学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