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

2009-03-08 01:47吕香芹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邱少云升华小女孩

吕香芹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采取措施,充分诱导学生认真领会深入品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调动学生的感情参与,促进学生情感的体会与升华,对于帮助学生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是很重要的。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一、语言感知、领会感情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反复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在对语言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准确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文章主要表达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及失去敬爱的总理的悲痛心情。课文的开头写道:“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教师让学生反复多次朗读,在读准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使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到天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凄悲、肃穆的气氛,从而衬托出人们失去敬爱的总理的悲痛心情。从对“挤满”、“长”、“多”、“不见头”、“不见尾”这些词语的理解和重读中体会出等候总理灵车的人多,进一步领会总理深受人民爱戴和怀念的感情之深。

《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有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激昂的语调、轻快的语速反复地朗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朝鲜大娘对志愿军的依恋、惜别之情。进而感悟到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深情厚谊。对“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和“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两个句子我让学生采用高亢激昂的语调,先轻快后舒缓的语速进行一次又一次地吟诵,使学生准确体会到志愿军战士将要离开朝鲜亲人,离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时的难舍之情。

二、问题思考、品味感情

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些比较含蓄,没有直接表露出来,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从问题的思考中促进学生深入揣摩品味出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作者安徒生为了揭示当时丹麦社会制度的黑暗这一主题,没有用锋芒毕露的笔端直接对社会进行抨击。而是巧妙地通过小女孩四次划燃火柴出现幻景来完成,而在文中写道“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里,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小女孩会飞吗?文中写她跟着奶奶一起飞走了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只有飞才能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呢?这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讨论,终于品出当时在丹麦的现实社会里穷苦人只有痛苦、寒冷和饥饿,想要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是不可能的,从而唤起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愤慨。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主要是表现邱少云烈士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品质,文中写道:“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这里,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我”发现烈火烧到邱少云时是怎样想的?(2)“我”为什么不敢朝他那儿看,又忍不住不看呢?(3)邱少云会突然叫起来或突然跳起来吗?他为什么能任凭烈火烧身呢?通过以上问题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朗读,从内心深处油然萌生我对邱少云的崇敬与景仰之情: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这难道不是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具体表现吗?

三、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理解材料不仅有赖于对语句和课文的正确感知,而且有赖于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与我们现实生活相差很远。因而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感情,学生不易理解、接受。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联系现有的生活实际,把现在的实际与文章所处的时代进行比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进行联系、比较,从中全面理解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与主观感情,进而与作者感同身受,达成情感共鸣,实现认识的升华与深化。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文中主要是通过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的事,借小女孩在临死前出现的四次幻景来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痛斥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而这一主题学生感到比较陌生,特别是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学生更是心中无数,但是我们又不能强加给他们。于是,在这一课的总结课时,我指导学生围绕“我与小女孩比童年”这一主题展开讨论:(1)、女孩四次划燃火柴出现了什么?(2)这些是小女孩的希望,这些希望能实现吗?(3)你在大年夜是怎样过的?(4)你与小女孩的童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通过联系我们的实际,通过鲜明的对比。学生认识到小女孩出现的幻想即小女孩的希望。这些希望并不高,但却不能实现,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而我们今天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靠的是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又激发了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文章的感情得到深化和升华。

猜你喜欢
邱少云升华小女孩
贪吃蛇升华记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教育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
关心下一代 升华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