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009-03-16 04:00徐同俊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数学知识意识

徐同俊

摘要: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把那种依赖或过分依赖教师的学习方法转变为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先进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关键词:高中数学;参与意识

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把那种依赖或过分依赖教师的学习方法转变为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学习方法,发展其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先进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待学生真诚友爱,以渊博的数学知识去感染学生,以严谨的教学方法去感化学生,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帮助学生。教师在学生心中具有较高威信,能以真情感动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大胆见解要及时鼓励,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及时交往沟通,善于利用课堂阵地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见解。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环境中的学习,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数学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可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介绍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通过高斯答题思路(1+2+3+…+100=?)揭示倒序相加法的实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在讲解复数的概念时,先让学生阅读虚数单位“i”的来历,进而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递进;通过实验了解数学形状的变化,在讲解椭圆时,作圆柱、圆锥的直截面与斜截面观察实验结果。这样通过实验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多”引趣。一题多解,激发学生在数学天地寻求最简捷、最独特的解法。一题多变,加强变式训练,可把教师和学生都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以“疑”引趣。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形成寻求问题答案的心向(好奇心和注意力),从而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通过思考、联想,进而释疑。应用引趣,引导学生观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不仅使学生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还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全程参与的过程,缺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教学就迷失了方向。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通过适当的形式来诱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感官意识,积累丰富的数学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总结等数学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首先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其次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最后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四、培养先进的学习方法

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决定着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他的兴趣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数学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并掌握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地准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培养学习的超前学习意识(即数学预习),超前学习能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培养自学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思维活动能力,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思维活动能力的培养,主要要求掌握好数学题的常规思路,打实三基,运用“多解”与“变式”教学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实际应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数学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数学知识意识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消防意识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