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精彩生成的数学课堂

2009-03-16 04:00蔡可胜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预设师生教材

蔡可胜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预设,以教师预设的严密为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强调预设与生成的有效结合,尤其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为评价标准。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构建精彩生成的课堂能构建数学课堂和谐,形成师生智慧课堂碰撞。

一、注重课堂预设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师应当为生成性教学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促进有效的生成。为生成精心预设即是将预设的目的导向课堂生成,将生成产生的基础建立在教师课前的预设上,关注预设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关心课堂生成细节的前期准备。数学课堂教学中为生成精心预设从方法的角度要求教师在预设时研究学生已知,以已知为出发点构建灵活的预设,为生成铺垫;要求改变教材使用观念,在预设中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注重学案设计,在预设时教学目标预留弹性区间,设计可适时调整的教学环节,设计出重方向轻细节教学预案;要求教师注重学案设计,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如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节的学习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不等式的传递性,课前我作了精心的预设,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千差万别的,我猜想了多种可能的生活实例,作了诸如数量多少,质量大小,体积大小等多种设想。课堂上当我宣布活动开始时,同学们果然争先恐后。预设精心才能使生成有效,只有灵活的多方向的预设才能促成课堂有效的生成,新课改下的精心预设如上例是设计灵活的教学方案,不是线性的教学步骤。

二、讲究氛围创设

高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的创设包含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包含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课标下生成性的数学课堂氛围的创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关注互动对话,因为互动和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编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的过程,它是课堂生成的基础。其次,构建动态开放课堂,课堂上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再次,发展教师的应变智慧,生成是教学对话情境下师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超越性获得或发展,这种获得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智慧,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和处理偶发情况,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如我在《圆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扎实掌握,我先从学生已知入手,以体验为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此部分知识的兴趣,进而通过有层次的学习,让学生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我分几个步骤创设氛围,首先,我让同学们回忆生活中见到的圆:“盆的边”“圆球”……然后我出示了一幅动画:圆的卡通汽车的课件,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请在白纸上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然后与同学交流。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画圆,最终明确:只要确定圆心与半径,即可作出符合要求的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同学们以O为圆心,以OP为半径画一个圆。

三、捕捉课堂生成

关注生成的数学课堂生成点随处可见,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点,培养课堂生成的捕捉智慧。可以在数学教材的解读理解中捕捉生成点,新理念关注教材的多元解读,因为那是不同观点碰撞,产生思维火花的过程;可以在课堂互动中捕捉生成点,生成性的数学课堂是互动的课堂,关注师生、生生之间对数学理解的探讨与交流;可以在探究创造中捕捉生成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数学教学三维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捕捉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生成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可以在课堂延展中捕捉生成点,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求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数学素养。

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入足球队的事儿来引入新知:某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胜1个球,第二场比赛负一个球。该队这两场比赛净胜球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我引导学生用数学式子表示:把胜一个球记为+1,负一个球写成-1,净胜数应是(+1)+(-1)=0;我接着问,如果该队第一场负一个球,第二场胜一个球应该怎样表示该队两场比赛的净胜数呢?学生很有把握地写出了(-1)+(+1)=0。这个新知的引入应该很成功,但部分女生就是打不起精神,我眼神看到部分女生,有些调皮的男生说:老师,他们不喜欢打球,他们喜欢化妆品,老师举这个例子他们不感兴趣。我一想这是一个课堂生成点,于是我引导:这样吧,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物举几个例子。学生精神倍增,纷纷举例:有同学以买衣服举例:我买了一件衣服记为+1,卖了一件衣服记为-1,今天我诳商场买衣服的收获是(+1)+(-1)=0;有同学以打珠子为例,昨天一场赢了三颗记为+3,今天一场输了1颗记为-1,昨天到今天两次打珠子净胜数表示为(+3)+(-1)=+2;有同学以钱举例,今天我父母给了我5元钱记为+5,我今天又花去了4元钱记为-4,我今天手上的钱记为(+5)+(-4)=+1……同学们的举例层出不穷,五花八门。这次教学实例虽然担误了一些课堂时间,但是学生们感受了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生活化意识,并且对有理数加法的认识更深刻了。

总之,预设是教师对学生和数学的静态思考,是基于教师的角度,是从教的意义而言的。生成是体现学生对数学的创造的,是基于学生的角度,是从学的意义理解的。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学习方式的构建,强调在关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建构,因此,对数学课堂上学生生成策略的探析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在生成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在这动态的建构中,使自己的数学获得生命,教师也能使自己的数学教学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预设师生教材
教材精读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麻辣师生
浅析预设的应用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