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2009-03-24 04:31杨斌成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期
关键词:国标广电资金

杨斌成

数字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和媒介产业的变革,应该是要通过数字化的播出方式达到电视产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新高度、新空间。“十五”期间,国家把数字电视系统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数字电视的运营对于中国广电系统而言,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根据广电总局相关机构的数据,截至2008年一季度,我国已经拥有了3195万数字电视用户,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达到31.96%。在数字电视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发展瓶颈。①

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较为滞后

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较为滞后使得目前各地的数字电视实验或者市场推广初期都没有章法可循,因此在很多环节,如在节目审查、系统外资金准入的条件等方面模棱两可,也隐含着很多危机。技术标准是数字电视的产业政策中的核心部分。卫星标准虽已经确定,但是对于广电媒介来说,运营的价值难以开发利用。无线标准正在测试中,而有线标准默认为:DVB-C。因此,标准的不确定性对于运营者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正式标准出台前,技术的服务商和媒介运作都很困难。

运营模式成为发展障碍

对于运营个体而言,不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台,运营的模式成为最实际的问题,这是一个概念落实的关键,也是一个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数字电视运营模式的筹建和细化也是数字电视避免泡沫的关键。由模拟电视发展到现在的数字电视时期,在市场上存在一定的误导观念,如数字电视一本万利,但是数字电视运营起来需要的不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法,一套可行性极高的运营模式及与之配套的成本核算的体系,才是最为重要的和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数字电视经营模式的建立过程也是模拟电视的经营模式向数字电视的经营模式过渡的过程。其间,二者的碰撞、融合必不可少,这样的机制升级是中国广电前所未有的。现有的数字电视经营的启蒙者和数字电视平台的筹建者大多是技术人员,对于经营没有太多的认知,因此在技术问题得到突破后,经营模式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很大的潜在危机。这些都是电视经营突出重围的关键所在,也是电视经营实现平稳过渡、持续发展、降低转型成本的关键。

内容出现瓶颈

目前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类型也同样不适应数字电视的发展需要,急需开发更多的互动点播节目、游戏娱乐节目、各类具有针对性的资讯节目以及服务应用。比如付费节目、随次计费节目、电影选播系统、歌唱点播、新闻选取、电视在线教育、电视购物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如果没有大量清晰多样的节目,没有不同于以往模拟电视时期的内容,数字电视的付费收视概念就难以得到受众的认可。吸引受众支付机顶盒或全数字电视的成本并付出额外收视费的因素,不仅是清晰度的简单交互,更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内容。

数字电视内容格局的建立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解决内容问题的角色由谁来充当?整个内容运行体制的筹建由谁来指导和负责?如何建立一套利益分配体系以及行业监管体制,并兼顾大量内容的各个环节,与用户的承受能力相协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资金的短缺

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需要的资金量很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青岛模式、佛山模式还是杭州模式,都是采取免费向用户提供机顶盒的方式,目前功能最简单的机顶盒也要500元左右,再加上每户有线电视用户要完成双向数字化改造的费用约5000元,以此计算,仅仅我国1亿户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改造费用就需要10000亿元以上的资金,数字电视的推进过程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资金是事业运行的血液。技术设备的改造与升级维护、内容的再利用与购买、经营活动的推广等,都存在着资金缺口,而且广电自己缺乏专业的资金管理人员。其实资金来源并不是最大的问题,而资金的管理才是关键所在,资金配置的方案和资金监管,以及资金如何运作才能实现预期的效益最大化,实现预期效益,从而保证资金的良好再循环或者资金再投入,这些都是关系到数字电视运营成败的关键。②

下面,谈一谈我国目前电视数字化的突破之路。

加快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完成了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1600万户,应该说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模式、政策已经很明确,现在的关键是按照24字方针做好群众工作,真正让群众认可、社会支持、政府放心,实现平稳转换。要通过数字化,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安全可控的多媒体信息平台,推动有线电视网络走本地化服务、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

加快地面数字电视国标的实施

2006年8月,我国颁布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并要求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地面数字电视国标的测试和试验工作还在进行,配套标准还在制定,符合国标的发射机和接收机还在产业化过程中,国标的全面实施要推迟一段时间。一旦国标设备测试完成和配套标准制定完成后,总局将统一部署,全面推动国标的实施。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属于强制性标准,各级广电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避免出现重复工作,造成浪费。在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中,要确保公共服务,保持模拟与数字并存播出,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视听权益不因技术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开发新业务,满足新需求。

最后,我们应该相信,数字电视的发展趋势是电视媒体领域不可阻挡的潮流,数字电视不仅意味着一场电视技术的变革,也是媒介形态上的革新,它将会对电视传媒这一产业在运营机制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得传媒的内容生产、经营、消费方式都发生变革。

注释:

①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http://www.chinairr.org/view/V07/200807/12—4690.html

②李亚京:《数字电视时代的距离》,《新闻与写作》,2005(3)。

(作者为钦州学院讲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国标广电资金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