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主流网站的建设与发展

2009-03-24 04:31陈子琰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期
关键词:舆论

陈子琰

中国主流网站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关于主流媒体的论说很多,并没有一个正式统一的定义。对应传统主流媒体的界定标准,主流网站一般意义上是指党、国家、政府领导的,以反映和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为主的网站。它主要包括三个类别的网站:一是各级党委所建立的网站,如各级党政网;二是党的传统媒体所建立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三是其他所有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网站,包括各部委、机关的官方网站等。我国主流网站的受众面主要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主流网站的数量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形成了以8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①为龙头,26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②为骨干,以其他政府新闻网站为补充的重点新闻网站体系。同时,脱胎于优秀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在新闻资源占有上具有独特优势,在网络新闻质量和报道形式上不断改进和突破,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扩大。

一、主流网站的成就和影响

主流网站已成为网上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据统计,截至2007年3月,中央8家重点新闻网站日均页面访问量合计达33278万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加12332万人次,增长59%。在2007年“两会”期间,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页面浏览总量为50.2亿人次,访问总人数6.8亿人次,网民留言、跟帖1300万条。网络人气的不断聚集,标志着主流网站网上舆论宣传阵地的形成。

主流网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流网站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宣传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旋律。同时,主流网站也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拓宽了党和政府“发声”的渠道、搭建了与民众更好地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进一步密切了政府和公众的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主流网站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主流网站对网络舆论积极、认真和正确的引导,在向世界宣传中国、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同时,面对海外反华势力和媒体的攻击造谣,主流网站坚决批驳谣言、澄清真相,并为此展开专门的舆论斗争,在对外舆论引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内容相对呆板。目前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尤其是主流地方新闻网站的内容多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转载和简单堆积,虽然很多网站开设了理论频道,但大部分形同虚设,缺乏真正的价值意义。

形式比较单调。虽然我国主流网站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公众参与渠道,但其“软件建设”却一直跟不上。例如所开设的许多栏目定位较为混乱、受众划分不够细致,形式上单调乏味直接导致网站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热情也随之下降。

技术含量偏低。PSP技术的出现和采用为绝大多数商业网站尤其是视频网站提供了飞速发展的又一有利契机,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主流网站却还在使用asp等层次较低的技术,技术力量上的悬殊使得主流网站根本无法与商业网站相匹敌。

现实影响力有限。目前我国互联网的影响力仍然是以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为主。虽然各党报党刊以及一些政府机构依靠传统媒体的影响,实施了报网互动方针,但是收效甚微,不论是网站数量、点击率,还是影响力和知名度,都难以和商业门户网站相媲美。

建设新时期主流网站的建议和对策

一、把握舆论主导权 强化自身战略高度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民生利益的热点问题,主流网站要主动出击,抢占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将党和政府的态度和主张告诉广大网民,减小负面消息传播的可能性,同时尽快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并及时公布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解疑释惑、化解矛盾,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此外,主流网站还要善于围绕国家重大活动和主题事件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讨论,进行合理的话题策划以生成舆论热点,形成正面舆论强势,以维护和引导主流价值观。

二、坚持以人为本 打造亲民新闻理念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网并与网民进行了亲切交流。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网络上与民众进行直接沟通,标志着主流网站已被赋予新时期重要的历史角色,在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主流网站应进一步贴近民生、以人为本。

内容上要准确把握来自人民群众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新思想、新变化。表达方式上,主流网站应该把握和利用好自身的新闻资源,并充分发挥网络“图文并茂”的优势,向商业媒体学习,努力发掘更加丰富活泼和多样灵活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彰显“亲民”特色。此外,主流网站还应尽力激发广大网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网民的创作活力,鼓励网民在网上发表科学、合理的意见和观点。

三、提高市场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主流网站在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要努力加快改革步伐,使改革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具有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主流网站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技术创新体制,不断提高主流网站的技术应用水平;要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攻关体系,保证网络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互联网自身的发展相适应;要善于组织力量突破技术难关,成立独立的新技术研发机构,把技术研发和内容创新结合起来,把技术运用和扩大服务结合起来,大力拓展新技术、新业务,使新技术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新渠道,使新业务成为主流网站自强的新优势,扩大主流文化的穿透力、辐射力、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四、完善立法工作 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100多部有关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网络立法工作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之中。但也应看到,目前在网络立法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立法层次较低,缺少上位法。网络法律法规在总体上缺乏权威性和系统性,这直接导致了管理部门的职能混乱,网络法律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其次是由于网络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仍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和模糊不清的边界问题,“擦边球”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也给网络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好地维护和规范网络活动,肃清各种不良的网络风气,首先要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基础性立法工作,组织修改相关法律,抓紧制定各项政策和办法。其次,要适时出台专门的网络基本法,对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有关法律关系进行调整。第三,要进一步强化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只有建立起一个真正高效、完善、系统、合理的网络立法系统,使网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为主流网站的稳固和发展营造出一个健康、合理、公平的网络环境。

五、培养网络人才 建设高素质采编队伍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网时提出:“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

主流网站作为新时期党的主要舆论宣传阵地,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因此,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网络新闻队伍。在政治上,要强化主流网站新闻队伍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指导,严明纪律、权责分明;在业务上要全面、系统地培养网站技术操作和新闻专业素质兼具的网络人才。此外,还要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网络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理论修养培训、技术操作培训、网络管理培训,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主流网站人才。

六、整合一切资源 构建核心网络体系

主流网站要想牢牢占领新时期的网络舆论阵地,实现更加全面、深刻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整合一切资源,要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文化传承、娱乐消费、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主流网站。积极和传统媒体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设置主流文化议题,相互借用优秀的编播力量,形成强大的思想文化和舆论宣传合力。同时,要确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由中央统一领导的、从点到面、条块结合、分工明确而又便于资源整合的主流网站系统,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强强联合,努力建设具有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主流网站体系。

注释:

①中央8家重点新闻网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站、央视国际网络、中青网和中国经济网。

②地方26家重点新闻网站包括:千龙网、北方网、东方网、南方网、内蒙古新闻网、长城在线、山东新闻网、大河网、山东大众网、山东广视网、青海新闻网、中国江苏网、浙江在线、中安在线、中国江西网、红网、荆楚网、金黔在线、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华龙网、视界网、广西新闻网、泉州新闻网、福州新闻网和宁夏新闻网。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舆论
晚清《舆论时事报》:无声之国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当前舆论场的几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谈反腐倡廉中新闻舆论的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