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 特色立报

2009-03-24 04:31黄福安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期
关键词:版面河南报纸

黄福安

《河南电力报》创刊于1981年7月30日,前身是《河南电力消息》,不定期出版,赠阅发行,1984年正式更名为《河南电力报》。目前,《河南电力报》已成为由周一变周二,由小报变大报,由黑白变彩版,并增出月中和月末生活版,发行量由最初的3000多份增加到现在的7万多份,发行面覆盖全省电力系统和电力用户,并免费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部门赠阅的河南省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电力行业报。

办报28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河南电力报》紧紧围绕河南电力发展做文章,始终与河南电力发展共成长,不断创新新闻工作,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力报”、“全国优秀企业报”、“全国二十佳企业报”、“全国电力报刊十佳报纸”、“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等称号。

唱响主旋律,为河南电力改革发展鼓与呼

作为河南电力工业发展的记录者,《河南电力报》坚持“立足电业、面向社会”的办报方针,突出电力改革发展主题,始终关注河南电力工业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

从1987年平顶山姚孟电厂建成我省第一座装机容量百万千瓦大厂,到全省建设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到特高压项目落户河南;从河南“三大火电基地”的开工,到我省大型水电项目的建设,到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从全省村村通电到全省户户通电,到全省农村电气化县(市)建设;从全省供电局改制上划到全省农电企业代管,到全省厂网分开;从小火电机组的关停到节能减排的实施……河南电力每有新的大的发展与变化,《河南电力报》都是超前谋划,重点宣传,进行浓墨重彩的报道。

1990年,以定编、定岗、定员为主要内容的河南电力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电力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河南电力报》顺势而为,打好主动仗,积极为河南电力改革发展鼓与呼,创办了《月末大特写》、《电与社会》版面,先后推出一系列深度报道,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三项制度改革征文活动,热情关注电力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在全国电力行业报纸中影响深远。

1993年,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改为河南省电力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企业规模迅速壮大。为适应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时值创刊10周年的《河南电力报》发挥主阵地作用,克服人员少等困难,再打主动仗,由周一报四开四版改为周二报四开四版,由黑白印刷改为套红印刷,发行量迅速突破4万份,列全国电力系统网、省局级报纸期刊发行第一名。

1998年6月,河南电力发展迈上新台阶,省电力公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更加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省电力公司党组的关心与支持下,《河南电力报》建成微机联网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并在中国电力报刊协会组织的全国首届“恒山杯”计算机录入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和组织奖。2000年7月,《河南电力报》新闻采编网络投入运行,实现了稿件的写作、编辑、审校、组版,图片的扫描、制作、签发和大样的划版、组版、签样整个办报过程的自动化,使报社的硬件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是《河南电力报》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2002年1月,为进一步增强报纸的社会性和可读性,经省电力公司党组同意,省新闻出版局批复,《河南电力报》扩版,由对开四版改为对开八版,每周两期,并增出月中和月末生活特刊。

伴随着河南电力的跨越式发展,《河南电力报》每年都精心组织策划,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宣传高潮,全面展示了河南电力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丰硕成果。

服务工作大局,当好党的喉舌

作为河南省电力公司的企业报,《河南电力报》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地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和电力发展大局,围绕公司工作重点组织新闻报道,加强新闻策划,形成宣传强势,展示河南电力发展亮点。

一年一度的省电力公司“两会”是关系河南电力发展的重要会议,是《河南电力报》近年来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电力公司每年“两会”召开的前半个月,《河南电力报》都要提前敲定宣传方案。“两会”召开期间,报社打破常规,增加报纸期数和版面,全部彩印,除刊发“两会”召开的消息、侧记外,还对“两会”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对公司年度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盘点,并反映普通职工的工作、生活、感悟等。之后,又对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配发系列评论,进行系列报道和专题报道。由于宣传及时、准确、到位,版面美观大气,内容精彩纷呈,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报纸每年宣传工作的一大亮点。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做到重大事件重点报、阶段性工作突出报、常态工作创新报,力争报纸期期有亮点、月月有重点,是《河南电力报》宣传河南电力发展的又一特色和亮点。2005年以来,河南电力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大事多、喜事多,围绕这些大事、喜事,《河南电力报》不惜版面,重点策划,推出了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特别报道等各具特色的新闻大餐,把集中宣传、阶段性宣传和日常性宣传结合起来,聚成合力,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力地宣传了河南电力的发展变化。

2008年,是河南电网建设在建项目最多和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全省电网建设投入资金100多亿元,河南“西电东送”第二条大通道提前打通,500千伏焦作西变电站创造建设工期最短的奇迹。同时,电网迎峰度夏和奥运保电的任务十分繁重。围绕省电力公司这些中心工作,《河南电力报》增强敏感性,及早策划,主动出击,组织了“越是艰难越向前”、“看迎峰度夏 展职工风采”、“60天的奇迹”、“重点工程看过来”、“梦圆百年奥运 爱心照亮中原”等专题报道,充分展示电力职工勇担重任,不辞辛苦,无私奉献,服务河南经济发展的精神风貌。

为做好2008年援湘抗冰抢险和援川抗震救灾宣传工作,河南电力报社增强大局意识,打破常规,先后派出大量采编人员深入前线,围绕读者的关注点做文章。与此同时,报纸快速跟进,由周二变周三,先后增出“大灾之中有大爱”、“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专题报道、特别报道40多个,开设《战地传真》、《群英谱》等专栏,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河南省的保电工作,利用大量鲜活的文章和图片,全面、细致地展示了灾难面前电力职工无私奉献、敢打硬仗的风采,满足了读者阅读欲望,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成效,夺得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保电宣传工作的三项金牌,荣获“保电宣传工作功勋单位”荣誉称号。

坚持“三贴近”,办职工喜爱的报纸

坚持“三贴近”原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切入点,更是企业报增强针对性、渗透力、亲和力的根本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河南电力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年来,《河南电力报》始终紧扣这一问题,不断强化“站在社会写电力、心系读者编稿件”的办报理念,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结合起来,力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生动、权威地反映电力职工的这些变化,要求采编人员立足电业、面向社会,在视野上更加贴近基层、贴近职工,在作风上更加深入基层,在文风上更加鲜活生动,这样,既突出了报纸的行业特色,又贴近了职工生活。如开办了《体验式报道》、《我在现场》、《新闻故事》、《一线传真》、《屋檐下》等栏目,刊发体验式报道、社区新闻、新闻故事,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河南电力职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面临着新的形势,迎接着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问题和新的热点,《河南电力报》始终抓住读者关心的这些新变化、新问题和新热点做文章,想读者所想之事,说读者欲说之事,做到报纸与读者密切互动。2003年,随着河南电力的发展变化,我省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这一事件不仅全省农民关注、供电企业关注,而且电力职工关注,抓住这个新闻点,《河南电力报》策划了《同网同价——为你欢喜为你忧》系列报道,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反映了同网同价给河南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好处,思考了同网同价后给供电企业带来的影响、存在的问题、急需完善的地方等。文章发表后,广大读者一致反映“看了很过瘾”,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该系列报道还被评为省企业报、专业报年度好专栏。

为让报纸更好地融入职工生活,走进职工家里,办到读者心里,跟上生活变化的节奏,近年来,《河南电力报》在可读性、实用性上狠下工夫,专门在每月的月中和月末增出《生活特刊》,力求在职工生活、情感、婚恋、交友、处事、健康、子女教育等方面为读者排忧解难。如:关注电建职工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们组织记者采写了《孩子,我拿什么来爱你》;关注贫困职工的生活,发表了《大爱撑起一个家》;关注职工的家庭教育问题,发表了《让孩子快乐成长》等文章。近年来,我们开设的《生活写真》、《心情故事》、《有话就说》、《健康园地》、《育子心得》、《时尚生活》等专栏,反映了职工在家庭美德、恋爱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生活,展示了人间真情、爱情和友情,深受读者和专家的好评。

创新工作,走特色立报之路

质量决定生存,创新才有活力。2006年以来,《河南电力报》以改版为契机,紧扣河南电力发展主题,不断加快创新步伐,坚持创新新闻理念、采编机制和策划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形式,及时调整报纸板块,多办读者喜闻乐见的专栏、栏目,做到版面新颖、栏目鲜活、标题有时代感,进一步提高了办报质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创新会议报道。对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进行改革,对重要之事重点报、特殊之事特别报,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创新。尤其是头版一改过去会议消息和领导活动上头条多的状况,鼓励基层稿件、新闻性强的稿件上头条,先后在一版头条和倒头条位置推出了《马国伟,为你喝彩》、《康国松,一棵挺拔的松》、《明星孙红太的三大变化》等,让基层最鲜活的新闻和“小”人物闪亮登场,这些文章不仅质量高,还具有典型意义,均获得了年度好新闻大奖。近年来,报社注重把握会议报道的主次,对一般性会议和领导一般性活动均不作报道,对重要会议进行重点报道,要求记者跳出会议写会议,从会议文件、发言、讲话中挖掘读者关心的、有价值的新闻,突出会议亮点,把握新闻看点。

做强新闻。近年来,《河南电力报》还在报道的厚度、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除要求各版做好头条新闻外,每月还增加了两期《特别报道》版面,对河南电力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大视角透视、全方位分析,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增强报道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先后发表了《电力服务遭遇成本考验》、《电费回收:一个难解的结》、《树线矛盾谁来破解》、《我省电力供应出现明显“拐点”》、《电力建设为何屡屡受阻》等一些抓热点、抓难点、有分析、有思考的文章。

改进文风。创新文章写法,讲究时效性、精致性和信息量,规定消息不得超过千字,以三四百字为宜;通讯不得超过2000字,以1500字为宜。要闻版发稿不得少于13条,其他版不得少于15条,各版均大幅增加3日内新闻。对记者稿件和编辑版面根据质量好坏分别划定四个级别,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对有创新的稿件和版面进行重奖。这样一来,报纸的信息量大了,时效性强了,长稿精简了,工作简报及程式化新闻不见了,有新意的短稿和有深度的稿件多了。尤其是改版后的《生活特刊》,版式清新、时尚、大气,内容更加适合阅读。

培育名牌栏目。报社根据版面定位,要求每个版面着力打造2至3个栏目,如一版有《七日谈》、《短闻集锦》、《瞬间光影》等,二版有《百家言》、《一线传真》等,三版有《农网时评》、《故事坊》等,文艺副刊有《热原漫笔》、《诗路花雨》等,月中、月末的《生活特刊》有《特别关注》、《青苹果》、《教子心得》等,这些栏目都拥有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其中不少栏目还被省专业报委员会和省企业报委员会评为优秀栏目。

创新采编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报社制定了严格的编校质量考核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以排行榜的形式每月、每季度公布一次,对前两名给予奖励;对记者采写稿件和编辑所编版面实行三级审稿制,先由部门主任审核,再提交总编辑审核,最后由资深校对专家把关。建立评报制度,聘请专家定期审读报纸,每月撰写一篇审读文章,对舆论导向、稿件质量、版面版式、语法修辞、逻辑文字等进行点评,并指出长处与不足,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采编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争先意识。多年来,《河南电力报》的编校质量一直在全国电力报和全省专业报、企业报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十佳报纸”,并跻身省一级报纸行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硕果满枝头;想未来,蓝图无限美。充满魅力和激情的《河南电力报》正伴着河南电力的快速发展而奋勇前进,力争早日跨入河南省十佳报纸行列。

(作者为河南电力报社社长)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版面河南报纸
报纸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