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2009-03-30 09:46付春晖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本课活动数学

付春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技能目标: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里处处有数学的道理,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学情分析

《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上已有所增强,观察事物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就学习兴趣而言,仍以间接兴趣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太强,需要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需要加强学法指导,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各方面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创新意识也日渐增强。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路线。在生活中,学生会经常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因而积累了相应的感性经验。这些感性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但还有待于上升为理性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提升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感受确定位置方法的相对性,产生统一确定位置方法的需要,并且能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难点:运用相关经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四、教学过程与思路

本课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事物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过程如下简图所示:

开始

唤起生活经验:听位置,做动作

激发兴趣:播放《怪物史莱克》电影宣传片,导入新课

初步体会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活动一,看地图、打位置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活动二,你说我猜、找一找

对号入座看电影:活动三,玩一玩

播放动画:活动四,知识窗

全课总结

结束

设计思路是:利用课件形式制作了闯关游戏,把计算机的视听功能与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练习方式,练习的内容设计富于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在极具挑战性的三个关卡中,学生每完成一个练习,立即得到相应的评价反馈,鼓励学生继续闯关得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计算机提示其进入“帮助”栏。这种交互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当学生闯过三关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知识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理解和加深。

五、教学反思

本课中的数对知识较为复杂和抽象,如何让学生主动地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获取这部分知识是本课努力尝试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情感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一方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人物怪物史莱克引进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送电影票的情节贯穿始终,在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有序的思维状态。另一方面,本课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开课引入新知识时,利用“如何送电影票”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生活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题材,提供给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契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 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教学中,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到解决问题,无不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帮老师出主意:一张票该送给谁,初步让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需要两个要素。第二个环节提出:“如何表示出小青的位置?”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又提出:“有什么好办法呢?”引起学生思考,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此教学环节中结合多媒体形象动态的演示,以及教师适时、适当的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用数对形式表示位置的方法。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确定位置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而且养成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借助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通过把座位图上一部分学生的位置由图变成点,再将另一部分学生的位置由点变成图的过程,最后引入以纯坐标出现的学校附近的地图,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由实物图抽象出坐标图的概念。这样既尊重了教材提供的要素,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呈现方式。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重力,使学生达到理解新知的效果。

本课教学融合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解决问题”、“数学思考”的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方式、学习体验,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力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本课活动数学
“活动随手拍”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