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贴近学生生活

2009-03-30 09:46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活动

傅 兵

春游本是学生很盼望的集体活动,可是当我刚向学生宣布明天要春游时,有几个学生一边叹气,一边说:“又要写作文了。”“真没劲!”一个调皮的学生还嘀咕了一句:“我去年写的游西湖的作文还没扔。”言下之意,他还想“一稿两用”……

学生们类似的议论引起了我的思考。新课改实施以来,老师们都意识到习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师都抓住活动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活动前,老师常布置学生带好记录本,安排观察任务。回校后,安排写游记、参观记之类的习作。这些活动看似取材于学生生活,而实际上,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思想上增添了诸多的包袱,学生哪里能享受到游玩的乐趣。这种看似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其实是一种想当然的“假贴近”,是借组织活动,强制地安排写作训练,给耗子增添的是“怕作文”的情绪。

习作应是学生精彩生活的记述。目前许多学生习作时,无实际心理需求,只是教师或家长“要我写”,而不是“我想写”。学生的习作过程常有无话可说、无话想说的苦恼。要把学生的习作与他们的生活紧密集合,培养起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培植习作的自信心,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做好的工作。

学生的观察习惯、能力,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源于教师平时的点滴培养,并不是活动前的急抓急拿的指导。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融入学生生活,组织学生搞好活动,去诱发学生发现活动中鲜活的事例,做活动中的有心人,并且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他人交流。切实指导学生在活动搜集、积累习作素材。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常州恐龙园游玩,回程时,汽车在汽渡上抛锚,大家被困,只好随着汽渡往返在江面上,时间一长有人晕船了,再加上天公不作美,下起细雨。虽然遇到困难,可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令人感动,难以忘怀。回校后,我独辟蹊径,抓住活动中生成的“意外”,让同学们以汽车抛锚、雨中遇险、风雨中的瓜州等场景让学生练笔;并遵从课改在写作方面倡导的理念——放开手脚自由表达。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很真实,很实在地,写出了自己在事件中的经历以及独特感受。这次习作训练出奇地顺利,学生写得出奇地好,从内容到语言都是他们自己的。因为“让习作贴近学生生活”我体验到了这样的作文教学是向着理想境界逼近。

评讲时,我对学生说,作文要写出自己生活中的有趣经历,独特体验。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习作中要说真话,吐真情,就能享受到习作的快乐,写出好作文。

习作是学生情感倾诉的需求,习作要给学生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让学生感受真我,写出真感情。

最近,学校举行了趣味运动会,我不限内容、不限题材,放手让学生找到运动会上最吸引人的东西进行习作。有学生记录下风趣的比赛场面,有学生描绘出激烈的赛场氛围,有学生则另辟蹊径,写了自己的苦恼。他在文章中写道:我是一个体育迷,也是班级男生心中的体育明星。你看,100米、跳远,我总是遥遥领先。前不久体检,医生说我体重不达标,妈妈一听,急了,为我定下了严格的“增肥”计划。我可一点也不以为然,你看班上的大胖子石伟、王奇谁跑得过我。可今天举行的趣味运动会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一夫当关”开始了,石伟手拿枕头站在独木桥上,左挡右击,一口气打落二班十多名进攻对手,看着他神气地站在那儿,被大家簇拥着、欢呼着,成为班级的大英雄。我这个昔日的体育健将却没有一点用武之地,我的心理真不是滋味;再想想,奥运会冠军,个个也都是虎背熊腰,看来我是要让自己胖一点。可我近两周来又是增加饭量,又是注意睡眠,体重却依然如故,唉!怎么才能长胖呢?

这种没有任何束缚的表达,是他们胸中一腔激情的喷发,临到动笔,自然轻松。假设教师活动前布置学生带上小本本去记录、去找内容,人人都成为了活动的旁观者,又怎会有这么尽兴的比赛,这么丰富的题材,这么精彩的记叙,这么真切的体验?

走进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习作,让习作贴近生活,让学生放开思绪,尽情表达。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自然能写出展现真我的文章。我们教师则在习作中知道,顺着学生的内容、思路去导,让学生从活动中、从习作训练中培植起自信心与获得习作动力,何愁不能到达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习作展示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