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编制部门预算 严格加强预算管理

2009-04-08 09:36李建平
中小学校长 2009年3期
关键词:财政局预算编制教育局

李建平

湖北省枝江市是一个人口50.8万的县级市。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该市坚持把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行部门预算,预算的审核、批复按照规范的“两上两下”程序完成,切实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充分准备,扎实推进预算编制工作

1、领导重视,认真部署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财政局、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的预算工作领导小组,并从财政局、教育局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该市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的通知》,财政局、教育局共同制定了《规范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部门预算要求,学校也成立了预算编制小组,由校长、学校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组成。

2、充分调研,科学论证

在对农村中小学近三年来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广泛深入摸底和调研的基础上,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枝江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商品和服务支出定额标准》,按照学校规模和支出水平,对学校公用支出标准进行了分类,对26个款级支出科目,近100项支出内容制订了详细的定额标准,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学校根据预算编制要求,收集资料、审核数据、统计学校基本情况等。主要包括:学校基本情况、近三年本校经费决算报表、本年度项目计划文本、人事部门提供的准确的人员人事和工资信息。

3、认真组织开展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

为使广大农村中小学校长及财会人员尽快熟悉预算编制的要求和程序,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枝江市认真组织开展了预算编制培训工作。在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印发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编制辅导读本》的基础上,枝江市财政局、教育局共同编发了《部门预算编制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讲解》、《国库集中支付操作实务讲解》、《政府采购管理业务讲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简介》等培训I材料,重点就预算编制的方法、资金支付和报账、会计核算等分别对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育财务核算点主管会计和记账会计、学校报账员等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培训会上还对本年度国家有关政策对学校预算的影响、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对预算的实际需求等预算形势进行分析,专门开通了网络平台,便于相关人员的业务学习与交流,以更好地提高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

二、严格执行预算工作流程,提高预算工作质量

枝江市始终坚持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校财局管”要求,按照“两上两下”程序对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部门预算。具体做法是

1、“一上”程序

由学校提出预算建议数,上报市教育局审核汇总。

第一步,测算学校预算收入。

学校预算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勤工俭学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按湖北省保障办下发的“预算编制模块”确定的方法测算,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收入等按近三年的平均收入(剔除近三年一次性或临时性因素)测算。

第二步,测算学校预算支出。按时量入为出的原则和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保发展的顺序,先安排基本支出,再安排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采取定员定额法编制,即按照确定的定额标准和核实的人员情况,分别测算学校工资和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中,编制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时,还需根据我市制定的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具体测算。

项目支出,包括校舍维修改造、仪器设备购置、远程教育硬件维修维护等支出,采取零基预算法和轻重缓急的原则编制。其中,纳入市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需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表。

以上收入、支出预算,经学校预算编制小组审核后,录入部门预算系统,生成“一上”预算建议数。同时进行学校基本信息、工资基数信息、遗属补助抚恤金信息等录入,撰写预算编制说明,一并上报教育局审核汇总,完成“一上”。

2、“一下”程序

市财政局根据教育局汇总上报的预算建议数,结合市级财力,编制市本级财政预算初步草案,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市教育局预算控制数,并通过市教育局分校下达中小学预算控制数。

3、“二上”程序

学校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数,按照“一上”程序,编制、上传预算草案,经市教育局审核报送市财政局,完成“二上”。

4、“二下”程序

市财政局审核教育局预算草案,按法定程序报市政府审批、市人大审议后,下达预算批复。

三、严把“四关”,全面掌控预算执行工作

1、严把计划申报关,为预算执行奠定基础

一是公用支出申报计划的控制。每月10日前学校按资金正常调度进度申报基本支出资金、按学校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申报项目资金,在经乡镇核算点会计核实后报市教育局再次审核:一看基本支出申报资金额度是否正常,二看项目支出是否纳入年初预算。对于年初未纳预算的项目的一律不予申报。预算调整仅限于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所造成的必要增支,而且应按程序报经人大批准后才能调整。二是人员支出申报计划的控制。每月20日至次月5日,市财政局开通“枝江市财政工资统发系统”,由学校将当月人员信息和工资录入系统,经过工资初审、指标对照、工资审定程序申报当月人员经费支出计划。由于系统中反映了预算单位全年人员经费总额度和可用经费额度,超预算的人员经费支出是无法支付的。对于目常发生的正常调资和晋级调资增加的人员经费,需向财政局随时提供人事局核定的批复,经财政局追加指标后方可申请支付。

2、严把资金使用关,约束单位随意开支可能性

每月的拨款指标下达后,基本支出资金实行授权支付方式,由乡镇核算点财务人员在国库集中支付网上支取。在实行备用金制度管理的基础上,保证账面支出与资金付出额一致,即用多少钱取多少钱。项目资金支出采取直接支付方式,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对学校填写的《直接支付申请书》核定后,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杜绝了单位大额现金库存、随意开支的现象。

3、严把财务核算关,规范会计财务处理

乡镇核算点会计通过“湖北省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将每月各学校发生的会计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后上传,市财政局、教育局可随时查看学校的每笔记账凭证和各类财务报表,了解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学校财务常规审计减轻了压力。

4、严把审计关,保证预算执行事前、事中、事后统一

市教育局每学期末组织17个财务核算点会计对学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财经纪律情况进行联审互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局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长及财务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评先表优、晋升晋级制度管理“一票否决”。由于坚持强化预算约束,硬化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成为有约束力的刚性指标。预算管理得到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

四、规范运作,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工作成效显著

部门预算使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稳定的财政支持保证了学校办学经费稳定,资金拨付渠道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拨付到学校,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了学校经费及时到位,校长不再为学校经费发愁,而是集中精力抓教学和管理,促进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部门预算强化了资金使用的过程监督和效益分析,促使预算资金安排由“重分配”向“分配与管理并重”转变。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原则下安排资金,集中学校财力办大事,有效改善校园硬件环境。

部门预算增强了学校资金分配及使用的透明度,让教职工真正参与到学校财务管理中,实现民主理财。同时也促进了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财政局预算编制教育局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奚爱国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的有效加强策略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