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角色的多元化分析与整合

2009-04-08 09:36王利敏郭继东张天佩
中小学校长 2009年3期
关键词:校长学校教育

王利敏 郭继东 张天佩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中有这样一段话:“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有各自的进口和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如今,研究者的共识是——校长角色是多元化的,这也促使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这一角色。

一、校长角色的呈现

1、美国校长角色的多元化

在美国,有许多关于校长角色的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研究人员往往是从三个维度来探讨校长的角色问题的。

(1)“责任”维度

美国学者马扎诺(R.J.Marzano)和沃特斯(T.waters)等提出了校长的21种责任,并且说明责任比角色更加包含了校长行为的伦理向度和使命感。角色是一种身份取向,指向“我是谁”;而责任则是目标取向的,指向“我要做什么”。21种责任可以用表1表示:

(2)“特质”维度

美国学者麦克依万(E.K.McEwan)提出了高绩效校长的十大特质,包括:

善于沟通者高绩效校长是一位善于沟通者——具有真诚而开朗的性格,擅长以创造性的、帮助的、治疗的方式去联系学生、家长或是教师,倾听并理解他们的谈话,同时也具有教学、参与或是在大型场合下鼓励他人的非凡才能。

教育者教育者是自我引导的教育领导者——在以研究为基础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才智和渊博的知识,这些激发和促进了教育者自身、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智力增长与发展。

愿景制造者高绩效校长是一位愿景制造者——他(她)不断被最终目标所召唤和鼓舞,执著于学校所能达到的愿景。以学生的前途和利益为自己的核心使命。

促进者高绩效校长是位促进者——具有突出人际关系技能的领导人。包括与家长、教师和学生建立个人关系的能力,建立与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合作团队的能力,以及建立一个从都是领导者的社区的能力。

改革者高绩效校长是改革者——很有灵活性,是未来派,而且非常现实。他能有组织地、建设性地,并且持久地去激励别人,管理变革。

文化构建者高绩效校长是一个文化构建者——他可以去交流(谈话)和表率(行动)一种强的、可以实现的愿景。这种愿景是建立在成就性格、个人责任感之上的。

活跃分子高绩效的校长是个活跃分子——一个进取心(如动力、动机、热情、能力、勇气和幽默)十足,能与员工、家长和学生分享的人。

生产者真正起作用的校长要成为成果制造者——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个体。他对纳税人、学生家长、学生和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度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

人格树立者高绩效校长应是人格树立者——作为楷模,他的价值观、言行都是那么值得信赖、正值、可靠、尊重、慷慨和谦逊。

贡献者高绩效的校长是贡献者——拥有公仆之心的领导者、鼓励者和授权者,他最大的任务就是为他人的成功做出贡献。

(3)“习惯”维度

在研究了校长的教学领导后,麦克依万提出了卓越校长的7个习惯,分别是:

做一名果断的管理者果断的管理者的特点是①成熟自知;②不会把教师无法正常工作的困难完全揽为个人的责任;③不会因教师的不当行为而忽略学校的使命。

做一名个性的示范者该习惯要求:“你要成为一名模范,你的价值观、言语和行为均值得信赖、诚实正直、真实无虚、尊重他人、慷慨无私、谦卑礼让。”个性的示范者所具有的品质远甚于以上所列举的个性特征。

做一名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者是真诚且开放的人,具有倾听、共情、互动的能力,并能够与教师以切实有效、帮助。鼓励的方式进行交流。

培养积极的校园文化文化由组织中事务运作和人们行为的规则与期望组成。当你成为一名校长时,无论是第一次担任此职还是在一所新学校里担任此职,都要马上开始分析你所在学校里的文化规则。

做一名突出的贡献者要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有效性,就要多关注他们的需求:做一名贡献者。一名贡献者是服务型领导,是鼓励者,也是促进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为他人的成就做贡献。

开展果断的干预这一习惯主要是让教师们意识到妨碍他们有效教学、阻碍大家达成使命的一些行为。

从今天就开始做从来没有一个所谓的“理想”时间去面对那些行为不当的教师,如果有,那就是今天。

2、我国校长角色的归纳

在我国,对校长角色的表述非常多,综合诸多研究者的提法,可以发现主要是从以下五个视角来谈论校长角色的:

(1)“者”的视角

这是学者用来表述校长角色用得最多的角色后缀词。借以表达对校长角色的观点。“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在这里,指的是校长“是……的人”。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中,有人采取了比较笼统的表述方式,有人则描述得比较具体。

比较笼统的表述,如:管理者、教育者、领导者、经营者、服务者、组织者、实践者、学习者、思想者、设计者、决策者、学者等。

比较具体的说法,如:学校文化的构建者、校园精神的培育者、学校发展的规划者、学校发展愿景的设计者、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学校与社会的协调者、学校教育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信息的加工者、伦理的倡导者、学习型学校的创建者、教育反思的实践者、先进办学理念的接纳者、现代管理制度的构建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教育品牌的打造者、政治方向的把握者、改革创新的推动者、学校资产的经营者、教育思想的领导者、一代名师的塑造者等等。

(2)“家”的视角

这是从校长专业的角度来说的,“家”是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强调的是校长对这一领域的精通和在行,是“行家里手”。比较典型的说法如下:

教育家要求校长要精通教育教学理论,并且要能引领组织教学,成为教学现象、活动、问题的诊断与处理专家。具有独特的系统的教育思想观点、有比较完整的办学思路和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等。

经营家,有些人叫“企业家”要求校长能经营学校资产,使学校各方的投入能有最大效益。强调校长不仅要有内在适应性,而且还要有应对环境变化的外部适应性,善于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为学校发展确定方向。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就是一个典型的经营家。十一学校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以“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为基本特征的办学体制改革,经过8年的奋斗和实验,使十一学校由一个既非市重点又非区重点的普通学校脱颖而出,成为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特色学校。

实践家要求校长具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够脚踏实地地进行教育教

学,不仅是站在教学第一线的人,也是学校改革实践的践行者。

政治家要求校长不但要坚定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引领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道德工作。

外交家要求校长善于处理学校的内外部公共关系,尤其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社区、社会和其他学校的关系。

(3)“型”的视角

型,指的就是类型,是从校长的形象角度来谈校长角色的。比较典型的有:

学者型这是对校长的内涵要求,管理一所学校,校长首先要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将这些理念转化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其次,作为学者型校长,要具有教育家的头脑,有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办学思想。第三,作为学者型校长要善于引领学校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学校的发展。

榜样型以身作则,心底无私,自律,洁身自爱,带头奉献,人品好、道德高,是党员、模范干部的形象。

创新型有改革创新意识,懂策略,善规划,具有创造性工作能力。

慈母型关心学生和教职工,宽以待人,与人为善。

另有研究者指出,校长要学好“五门功课”,做好“五型”校长。其中除了创新型之外,还有勤学细研,做学习型校长;敬业务实,做实干型校长;牢记宗旨。做服务型校长;淡泊名利,做廉洁型校长。

(4)“个性品质”的视角

作为一个优秀的校长,要具备的个性特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领导意识,这是中小学校长特质的关键。主要包括:战略意识;优惠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协调意识。

领导形象,这是校长特质的基础。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

敬业精神,乃校长特质的灵魂。如:脚踏实地的“老黄牛”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一根草”的精神等。笃学多思,构成校长特质的最深层涵义。体现为校长的学识渊博和卓著的思辨能力。

用人之道,也是校长特质的核心。量才录用,使人尽其用,用尽其才,才尽其力,即知人善任。

(5)“能力”的视角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它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多学者从能力的角度来定位校长的角色。如:做好知识分子思想工作的能力:学校发展长远规划的能力:有效组织指挥教育工作的能力:勤俭理财的能力;和谐交往的能力。

二、校长角色的整合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于校长的角色期望是全方位的、高标准的。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必须注意:第一,要认知正确,把握准确,扮演好每一个角色,避免工作疏漏。第二,不能用“万能者”和“事无巨细者”来要求自己,否则前者将导致专权和独裁,后者将导致身陷日常琐碎事务。第三,要有清晰的角色区分,不能让自己头上的角色泛滥。总之,校长要做好角色的整合。对于如何整合,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有人指出,“校长就是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结合,就是教育管理者”。这种观点认为,校长就是要做好教育的管理工作。

有人认为,校长的角色应该整合为服务者。这种观点认为:服务是一种理念,校长的工作无不体现着为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师生员工服务的要义。校长角色的服务按照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和不同向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功能性服务和理性服务: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内隐化服务和外显化服务:深层次服务和浅表性服务:共性服务和个性服务。江苏澡阳市实验小学校长芮火才的教育信条即“教育就是服务”。

也有人提出,校长理应定位为学习者。这种观点认为,将学校建设成为“专业学习共同体”,既是学校变革的新目标,也是校长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它要求校长必须基于新的学校“学习”观。重新审视和确认自己的角色作用,并在学习的行动中体现对学校变革的领导责任。作为一校之长,应是“首席学习者”,应是“学习的领导者”,也应是“学习的参与者”。

还有人将校长界定为经营者。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长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转为经营管理。校长要学会经营,就是要借鉴市场营销、成本效益、资本运营等企业运作的理念和策略来办好学校,特别要经营办学思想、人才队伍、教学改革和学校品牌。

由于校长的工作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因此,校长必然需要承担多样化的角色。但是,校长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人。因此,只有定位好、把握住校长的核心角色,才能妥善地处理好各方面的事情,而不至于忙得“脱不开身”,也不至于产生角色冲突。校长应当以何种角色为核心来进行整合,这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阶段、师资队伍的水平、校长自身的特点等情况来确定。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校长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