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管理艺术 提升办学品质

2009-04-08 09:36陈松荣
中小学校长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职工校长学校

陈松荣

要想引领一所学校实现科学发展,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和谐校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要有高屋建瓴、多谋善断的才能,而且要有运筹帷幄、灵活变通的管理艺术。良好的管理艺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学校人、财、物的合理配置,达到管与理的和谐,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提升办学品质。笔者就讲究学校管理艺术略陈浅见。

1、以德感人

校长形象的确立,离不开“德”的感召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校长道德品质高尚与否,对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校长要使教职工口服心服,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实践证明,校长能否赢得师生的爱戴,其“德”行是首要的。这个“德”,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行和作风,是校长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影响力的基本因素。校长只有以德修身、以德立校、以德感人、以德聚人、以德影响和激励人,强化非权力因素的影响,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校长在师生中必定会“公生明、廉生威”,必定会使师生自发地产生敬重感,从而自然地树立起领导威望。

2、以才服人

“打铁还须自身硬”。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自身必须有“才”,这是校长令教师信服、树立自身尊严的“王牌”。职位赋予人的是权力,并非能力。所谓“见贤思齐”,校长卓越的才能会对教职工产生某种感召力,从而激励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目标而积极工作。校长的能力高人一筹,治校有方,教职工就会佩服;相反,如果校长不学无术,能力平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会使教职工失望。

校长的“才”是指起带领、组织、协调全体教职工有效、顺利完成管理目标的综合素质,体现着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至少包括文化专业知识、政策理论水平、科学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学教研能力等。首先,校长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品质,应成为学习的楷模,要把学来的知识与学校管理工作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去捕捉信息,用心去研究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培养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大智大德,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努力成为学习型校长、专家型校长、研究型校长。其次,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要用战略家的眼光,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用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多种信息中排除干扰,做出科学果断的决策,与时俱进地勾画学校发展的蓝图。再次,校长要有组织协调能力。学校的工作纷繁复杂,校长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动员社会各方支持学校。要善于科学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共同完成既定的目标,创造优良的成绩。另外,还要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校长在学校发展中要始终保持一个富有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头脑和高瞻远瞩的情怀。要善于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改革家的魄力去引导、带动、激发每一位教师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显神通。要让学校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教职工彼此发出共鸣,形成合力,奏响学校工作最美妙动听的乐章。

3、宽厚待人

文学大师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和品格,是一种人生境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校长赢得师生拥戴的一个基本原则。校长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宽厚待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校长要豁然大度,在待人处事上要看人之长,多记人之优,多忘人之过。对于学校领导班子中出现的失误,校长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一出差错,就把责任都推到别人的身上。在处事上,碰到难事、棘手的事,校长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对于取得的成绩,不贪名揽功。

当教职工提出某种要求时,在法规和条件都许可的情形下应尽速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在无法满足的情形下,要在体谅其困难的同时,坦言相告;当教职工存在某些缺陷与不足时,应扬其长,避其短,投以信任的眼光;当教职工犯过这样或那样错误时,不要“一棍子打死”,或给人“穿小鞋”,应及时引导他们提高认识,真诚地教育和规劝他们改正错误,不使之酿成大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犯了错误,接受了处分的人,应尊重其人格,给人以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要创造让他们重新树立自我形象的机会。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发挥教师的长处和优势。当代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的用人策略是:“不在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4、垂范带人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胜于言教。”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人物,他的言行举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现实、生动、鲜明的直接影响力。校长的模范作用就是无声的命令,校长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就是寓教育于行动之中,这将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巨大作用。否则,就会说话无人信,号召无人应,指挥无人听,工作抓不起,局面打不开。

校长在学校里既是执法者,又是管理者。校长时时处处要为人师表,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要有求真、至善、尽美的行为准则,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豁达无私的宽广胸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校长必须谨言慎行、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己不正焉,焉能正人?”校长如果不能以身作则,教职工有令不从就在所难免了。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对学生来说,校长是教师,要为人师表:对教职工来说,校长是“师者之师”。因此,要管理教职工,校长首先要“正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校长不仅要成为学校规章制度的设计者,还要成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模范执行者。校长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身先士卒、言传身教、律己正人,才能取得教职工的信赖。

5、公正待人

作为一校之长,拥有管理下级的许多权力:指挥下级行动,约束下级行为,判定下级优劣德行。因此,校长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切要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出发,做到公而忘私、公正廉洁,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

教职工在学校里都有各自的岗位职责,如果校长不能及时对他们的工作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就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校长对于事关荣誉、奖励、职称评定、住房、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人事任免等涉及教职工个人利益的问题,一定要摆正自身位置,做到荣誉面前不伸手,利益面前不湿脚,处处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校长只有公正待人,才会让每一个教师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里的重要一员,进而融入学校大家庭之中,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才会出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

6、以情动人

情感是个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内心体验,情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成绩,影响品德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人是管理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和利用。教师队伍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它既有一般社会成员的特点,又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殊性,如何引导、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办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质量乃至学生的成长水平。

人们常把情感比作是调节着人们活动的“阀门”。“士为知己者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平时,学校领导对教师平等真诚相待,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逐步使领导和教师情感交融,产生感情共鸣。感情联系虽然是无形的,有时却比有形的物质、奖金更能维系人心。它能增强教职工的向心力,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也就由此激发出来。因此,校长在与教职工的日常交往中,加强情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管理中,情感缩短了干群间的心理距离。干群间的心理距离近了,学校的各项举措就容易达成共识,各项工作就会得以顺利开展。

7、用“法”管人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不仅要守法、懂法,还要用法、依法。而且校长应以法律为准绳管理学校,要切实提高师德师风修养,努力造就一支遵纪守法、师风清纯的教师队伍。要从法律的角度自觉把握和规范学校各种办学行为,要用法律作武器捍卫学校、教师、学生的各种合法权益。

学校是一个集体组织,必须靠正确的指导思想、合理的组织体系、科学的管理制度来维系。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形成铁尺度、硬约束,实现学校的“制度化”管理,依法治校,用“法”管人。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在学校里,“法”就是规章制度。学校制定规章制度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要让教职工参与各种管理制度的制订,完善民主管理,要多方听取教职工意见,集体研究决定,而且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这样才使教职工主动地理解和接受制度,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关键在于执行,执行制度必须公正、公开。良好的管理体制,必须有全面系统、严格科学的规章制度作保障。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带头执行,以身作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给任何人一点特权,这样会使人心服口服。当一所学校达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照章办事的程度时,其工作效率将达到最佳水平,人际环境也将臻于最佳境界。

总之,校长的管理艺术是一面旗子,左右着学校的发展,校长必须不断学习管理理论,总结管理经验,探索管理艺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师进行有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学校中人的能力。让教师在团结、协作、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中工作,才能人尽其力、人尽其才、人尽其心,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品质,最终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杨雪翠

猜你喜欢
教职工校长学校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