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09-04-08 10:05何兰艳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9期
关键词:句式课程标准词语

彭 丽 何兰艳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谈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在阅读中积累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作者思想、情感、智慧的外现,写作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厚积而薄发”是古人在写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入选的课文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人文色彩,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指导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尽可能地把平时摘抄和积累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一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积累课本上的词语;二是进行词语的联想。具体操作如下:让学生摘抄表现人物某一方面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其他词语。如摘抄“无私奉献”,就联想到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积累上述词语的反义词,如损人利己、忘恩负义……这样,不但扩大了积累,而且让学生明白了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样,句子的积累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分句式积累,认识不同的句式及表达的作用;二是修辞积累,虽然对小学生不太强调修辞手法,但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是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指导他们学习、运用。对部分句子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旁做批注,或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在阅读中随文积累,不仅能增加知识,丰富语言,而且学会了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阅读中练说

学生在阅读中练说,形式很多,如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回答老师提问,小组内讨论交流,据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说出词语的含义等。体会词语的用法,把课文当成语言交际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观察、思维和表达的方式,领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都是我们经常的做法。在练说中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因时因内容制宜。我们不光练习文中某一个词语或句子,还根据学生各自的积累有目的地进行练说。提倡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联系课文进行练说。练说熟练后逐步提高要求,如加一些修辞手法,用上一些名言警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具体。如学习一篇课文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练说训练。首先,练说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选择文中一些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而且能较快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次,练说对词语、句式的理解、感悟;第三,练说对整篇文章的学习感悟。通过三个层次的练说,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文章思想感情,也为写作时流畅地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在阅读中练写

《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在文本对话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习作训练:(1)抓重点词语联想练写。如教学《草原》,抓住“翠色欲流”这个词语,让学生想象草原的“绿”,绿到什么程度,和我们生活中的“绿”有什么区别?(2)仿写句子。如教学五年级《祖父的园子》,课本里有这样的句子:春天来了,园子里花开了……引导学生仿写:春天到了,学校里的花开了,校园变成了花园,有蜜蜂、蝴蝶、蜻蜓在花园里嬉戏……(3)创设语境进行改写。如教学《桥》,创设情境想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学生借助平时积累,发挥想象,改写片段。

作者单位

云南省禄丰县广通镇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猜你喜欢
句式课程标准词语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词语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