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

2009-04-13 04:02唐国媛张吉彬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语言

唐国媛 张吉彬

[摘要]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语言文字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语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加强语感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主体;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深化学生语感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阅读习惯语感训练思维品质

人的思维,说到底是运用言语进行的“言语思维”,因此,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语言文字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语感,因为语感能力是长期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一种心理直觉。学生的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维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以及生活交际技能等诸因素都是通过语感能力表现出来的,而这些因素也正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一方面就能从容不迫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语言: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或调动特定语言环境中各种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挥其潜在的语感势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

习惯是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阅读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阅读是语感的运用和体现,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读,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量浏览和精研各种文体的优秀范文,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加强语感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主体

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并不等同于语感,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能力,中间需要一个转化的环节。一个能把一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未必能理解语言。每一部具体的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丰富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越来越熟练,语文知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来学习语言,体会语感。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汉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如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从文中看作者四次流泪。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而是同中有变。四次“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并不完全一致。第一次是作者在徐州见到父亲。看见凄惨的家境,满院的狼籍,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于是一股凄凉感涌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桔,这是感情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桔子,一个“穿”字,一个“爬”字,说明父亲年岁大了,行动不便,充分表现了爱子的一片真情。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是车站别离,父亲的背影消失了,想起父亲的老态龙钟,流下了辛酸的泪水。第四次是作者接到父亲的来信,想到颓唐的父亲,凄凉的晚景。一种负罪感涌上心头,于是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作者的“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语言是波澜跌宕的。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作者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作品丰富的意蕴。从“四次流泪”的简要分析中可以看出,对《背影》语言的感知和把握是首要的,但不同的人阅读这篇文章所表现出的语感能力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因其生活经历、知识程度、年龄层次、气质涵养存在差异。在感知语言时,都会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单靠学生自己就能形成的,它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密切相关,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关键是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

三、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深化学生语感能力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思维品质存在着不少缺陷: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以偏概全;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浅尝辄止;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孤立思考: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生搬硬套。如教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怎么成“岭”,“侧”看怎么成“峰”,“远近高低”又怎么各不相同?这些诗句虽很直观,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中,却找不到确切的支持。如何训练学生通过变通,创新地联系多方面的因素,进入深入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横、侧、远、近、高、低这庐山的六种形态的壮美。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富于哲理的千古名句,更达到了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从《题西林壁》诗的教学实践来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深化语感能力层次的必由之路,从具体课文的语言本质特征和基本要素入手,努力将自己的思维品质在语感能力中加以表现和运用,这样就会逐渐感受语言在各种环境中的不同意境,并最终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驾驭形形色色的各种语言,使语感能力达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语言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我有我语言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