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生命是汽车的天职

2009-05-07 05:48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18期
关键词:史蒂文阿姆斯特朗沃尔沃

达 摩

史蒂文•阿姆斯特朗

“不是说撞了之后会怎么样,而是根本从一开始就撞不了”

史蒂文•阿姆斯特朗出现在2009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这是他第二次来到中国,这位有着好莱坞硬汉式容貌的沃尔沃汽车首席运营官,每次来到中国都带着一个承诺式的期许。

“中国已成为Volvo最重要的市场。”在去年的北京车展上,史蒂文的公开表态已经显示了Volvo对中国市场的前瞻与信心,与此配套的数据是,2007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高达73%,在Volvo全球发展最快市场中排名第二。

已经过去的2008年,这套数据被再度刷新;2009年又是忙碌的一年,XC60、S80L加长版的国产车这两款受追捧的车型仿佛结在枝头的果子,惹人渴望又难以采摘,即便工厂已经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地应对生产,4月、5月的新订单现在也还完全提不到车。

“连我现在都买不到S80L的加长版,”Volvo汽车中国首席执行官柯力世博士笑着说,“我现在开Volvo的XC90,因为家人比较多,需要有7个座位,我一直想换一辆S80L加长版,但是最近已经断货了。”

一辆不会撞的车

如果要为沃尔沃汽车的特点列出若干关键词,永远位列第一的关键词就是:安全。沃尔沃自1927年创立之初便把关注生命作为研发的中心课题。在这此车展上亮相的概念车S60,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它具备发现行人并自动刹车的先进的安全系统。

这组多项预防式安全技术系统,犹如给汽车装上了“眼睛”和“大脑”,最新一代领先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结合行人探测和全力刹车功能,可在时速20公里以下完全避免碰撞行人,以及在高速行驶碰撞不可避免时实现全力自动刹车。

早在10年以前,Volvo就建立了“城市安全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城市交通比较拥堵的情况下保证你的车不会跟别人的车碰撞。基本可以保证在时速15公里的范围内,就算你不刹车、不停车,车子也会探测周围环境,在碰撞发生之前自动停车,确保不会出现事故。

在欧洲,每次新技术的出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汽车的安全系统自然需要经过碰撞试验。但是让技术人员无比棘手的是,在碰撞试验过程中,始终无法实现车的碰撞,因为只要一想撞,车就停下来。当时的欧洲媒体为这一项关于生命福祉的技术大为惊叹,报纸上刊登的大幅标题就是“一辆不会撞的车”!

“不是说撞了之后会怎么样,而是根本从一开始就撞不了。这次的这个行人探测系统就是在城市安全系统的基础之上,又用了10年的时间开发出的一项最新突破性的技术。因为行人特别复杂,而且走动方式比汽车难以控制,因此带来了技术上的难点。最终我们实现了用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算法,用探测系统来探测周围的行人。” 史蒂文•阿姆斯特朗先生在汽车行业已经有了20多年的从业经验,研发、制造、采购和质量是他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头戏。他介绍说:自1970年始,沃尔沃汽车公司事故研究组历时35年,对36000多起事故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第一手的调查数据转化为研究成果,并运用到车型的开发和改进中。2000年,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碰撞测试中心之—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成立,该中心几乎可以真实再现生活中发生的各种车辆碰撞事故,代表着安全研究领域的真正突破。

Volvo的生命纽带

Volvo公司的创始人始终强调汽车的使用安全。在售出第一辆汽车之前,他们对Volvo轿车进行了首次撞击试验。那还是1926年,在美丽的斯德哥尔摩之哥得堡公路上,九辆OV4原型车与一辆美国轿车进行了正面撞击试验。结果,进口的美国车几近成为一堆废铁。而Volvo车只有几处撞击伤痕,车体安然无恙。从此,Volvo轿车就树立了安全轿车的形象。

在上世纪40年代的瑞典,Volvo轿车多作为出租车在大街上川流不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该车体积庞大、舒适,所以经常被用来送孕妇往医院生产。时至今日,在瑞典还能找到不少当年诞生在Volvo轿车中的人,这些人对Volvo品牌大多怀着别样的感情:对他们来说,生命的第一个温暖的堡垒是母亲的子宫,第二个就是Volvo的车厢。

每一年,沃尔沃都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安全方面的研发,并不断地对已有成就进行批判。这种自省的精神使沃尔沃在汽车安全方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为汽车工业奉献了许许多多的革新发明,如40年代的安全车厢,60年代的三点式安全带,90年代的防侧撞保护系统。

1959年前,沃尔沃汽车工程师尼尔斯•博林(Nils Bohlin)发明的汽车三点式安全带,整整50年来,已经挽救了超过100万的生命,被誉为汽车技术发展史上最杰出的发明,也是人类历史上对拯救生命贡献最大的发明之一。Volvo于1962年荣获第一个安全奖,以后类似奖项接踵而来:麦克王子道路安全奖、欧洲碰撞四颗星奖、英国房车赛总冠军……而沃尔沃到2020年的技术目标是,沃尔沃汽车可以完全避免车内人员伤亡。

与美国轿车的碰撞实验,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Volvo汽车的出口信心,到了1955年,Volvo轿车开始出口美国,与强大的美国轿车品牌相抗衡,这被认为是非常大胆的冒险行为,当时有些瑞典人感叹到:“这无异于在北极出售电冰箱!”

事实证明:北极熊也需要电冰箱!Volvo的PV444型轿车在美洲大陆引起了轰动,美国很快发展成为Volvo轿车的最大市场。

汽车CEO骑车上班

除了刚刚上市的全新豪华SUVXC60之外,作为“未来之车”的S60概念车成为本次车展最大亮点,流金的车身、加大的铁标在梯形格栅中自然闪耀。前脸极富表现性。而在每个前大灯中,光线会形成一个雕塑,表现两个微型北欧海盗船正在并肩而行。从侧面看,苗条的轿跑车式车顶线和车窗轮廓伴以全新的侧面肩线,构成了一对柔和的双波。用Orrefors水晶手工打造的悬浮式中控台像柔和而平静的波浪一样从仪表板一直“漂”到后座靠背处,好似一道瀑布,从仪表板顺流而下。

吸引目光的炫酷C30 Burton滑雪赛纪念版是一款DRIVe车型,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20克,在行业中领先于竞争对手。在这辆滑雪赛纪念版的旁边,是动感的滑雪游戏,一位穿着迷彩裤的女观众兴奋地跳上滑雪板,电子传感器连接着滑雪板和电脑,随着她足尖的踮起和发力,她面前的大屏幕上,白雪皑皑的陡坡迅速地变幻着景致:前倾、侧身、呼啸而过的风带起雪花四溅。

“沃尔沃一直重视和支持体育赛事,尤其是今年中国营销市场的支出比去年要多很多,这也是回应经济危机下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不但没有减,反而加大了力度。在目前的金融形势下,很多汽车厂商纷纷撤出,不再投资赞助重大的赛事活动,但是沃尔沃继续支持中国的高尔夫球公开赛和不久之后的帆船赛,这也是我们信心的一种体现。”

阿姆斯特朗表示,经济危机对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起到了一些影响,而Volvo在竞争中依然保有优势,“经济危机开始让一些厂商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我们觉得对于沃尔沃来说是特别好的机会,前些年大家可能喜欢一些比较张扬的汽车品牌,但一段比较浮躁的经济周期之后,现在大家特别渴望舒适但又比较低调、环保、安全、典雅的品牌形象,沃尔沃刚好非常吻合这个形象。”

2008年底,沃尔沃针对新的市场形势作了一系列调整,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大了对新产品的开发,和对欧洲地区的生产线进行调整,以及时使应对欧美市场出现的波动,灵活地增加或者减少产量,这意味着成本可以和收入紧密挂钩,如果市场需求下降的话,可以及时调整,保护利润。“中国作为我们在欧洲以外最大的生产基地,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伙伴长安集团合作得非常好,我们也在讨论与它进行下一步的合作。”

因为在环保领域始终坚持高标准,沃尔沃在中国政府与民间的心目中都积累了良好的“绿色”形象,“比如刚才提到的DRIVe技术,我们的车在同级别的车当中,二氧化碳的排放率是最低的,而且我们会把这个技术应用到所有的沃尔沃汽车当中。我们在瑞典和比利时两大生产基地使用的电,都是经过认证的可再生能源发的电,另外我们有一项内部政策,尽可能多使用火车进行运输,以减少公路运输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史蒂文•阿姆斯特朗自己在市区的常用座驾是C30——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一款,每周中有两天,他骑自行车上班。

(实习记者王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史蒂文阿姆斯特朗沃尔沃
探寻自然的法则:史蒂文·温伯格逝世
史蒂文·霍尔:用光重新定义建筑
沃尔沃XC40 RECHARGE
沃尔沃C40
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
沃尔沃2017款V40
沃尔沃2018款S60L
挺身而出(上)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