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 人间佛教的践行者

2009-05-09 10:25灵子
凤凰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佛法法师佛教

灵子

2009年2月3日16时,台湾圣严法师圆寂,享寿80岁。

出身江苏贫农之家的圣严法师,承继汉传佛教禅宗临济,曹洞二法脉,是当今华人世界中著名的佛教大德。他的圆寂固然令人惋惜,但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悲痛的事。法师终于脱离病痛,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应为之欢乐。

致力于“人间佛教”的传播

圣严法师对于中土佛教所做的最大贡献,在于将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理念在台湾发扬光大。

人间佛教是近代大乘佛教思想的一种。和以往传统上认为佛教是所谓“属于僧侣的佛教”、“山林的佛教”相反,人间佛教亦着重于积极走向人群,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太虚大师在民国时期中土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改革,以普渡众生为佛教徒己任。这种思想有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也是对时代苦难的一种观照。

圣严法师的师父东初老人正是太虚大师的亲授弟子,因此太虚大师另一弟子——印顺导师与圣严法师可算是人间佛教在台湾最正统的延续,这二位也大概可以算作台湾佛学界排前两位的人物。

“汉传佛教的正宗必然都在台湾。”现任湖南浏阳红莲寺住持的圣观法师认为,一来大多佛教界精英都在内战结束前夕奔赴台湾;二来佛教一直讲护法,因其以自我反省为主,攻击性较弱,易受外界打压,在类似台湾这种民主法制制度保障下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

圣严法师在台湾设立法鼓山园区,以“心灵环保”为核心理念,寄望其以正知正见的佛法,推动社会关怀与文化提升,达致“人间净土”。

台湾有四大佛教圣山:中台禅寺,星云大师的佛光山、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圣严大师的法鼓山。圣观法师认为,四大圣山像是独立并行的佛教协会一样,推动台湾佛教向前发展。

有人批评台湾的高僧们参与政治太多比如星云大师曾投书呼吁陈水扁下台吕秀莲继位,而圣严法师亲书的开示——“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一直挂在陈水扁办公室。

“其实,认为佛教徒不应参与政治是较为偏颇的想法,他们不过是表达个人的政治倾向而已。”圣观法师说。宗教是用以滋养我们灵魂的。一切法都是佛法,佛法不只是出世间法,尤其大乘佛教更是注重自利利他、帮助他人的佛教。“僧俗之间的唯一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不在于做什么事情过什么生活。”

在他看来,大家之所以都以为佛家是出世的,这是历代掌权者共同给出的导向。由于中国历来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人们崇拜天,皇帝就是天子违逆皇帝的人就要被砍头。其他理念不能与皇帝争信仰,于是不可避免出现历朝历代对信仰的打压,曾经的几次灭佛均是如此。其实,佛教的许多道理是可以应用在现代人类生活中的,而不是出世、避世的思想。

人间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视利他而非自利;更注重度生而非度亡。所以圣严法师会在台湾九二一大震之后,悲悯俯首合十祈祷,一句“所有的死难者都是大菩萨”,给人心带来极大安慰。在社会不景气的时刻,他以巨幅“你可以不必自杀”的公益广告,又挽救了许多绝望的灵魂。

深入经藏,追求真理

圣严法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在积极投身弘法事业的同时还在佛学理论钻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今佛学界的普遍状况是学问僧少、佛事僧多而圣严法师拥有日本立正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学问僧。他在学术方面的研究著作包括历史、戒律、禅学、文学、游学讲记等禅学及佛教著作有五十几本,被译成日文、英文、意大利文、德文、俄文等语言。

“圣严大师与星云大师就如同太虚大师的化身,一个致力于学问钻研,一个致力于佛法弘扬。”圣观法师言道。

由于圣严法师深厚扎实的学术底蕴与在东西方的影响九每每国际间的重大宗教活动或会议,必是以法师为首要邀请对象。例如1998年的“汉藏佛教大对谈”,影响极为深远。

“这当然是意义深远的事情,但在出家人看来十分平常。也许外人以为我们很在乎宗派分别,其实宗派跟修行没多大关系无论哪个派别,修行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去贪、嗔、痴,了脱生死。”圣观法师说。

“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编者注:语出《佛说阿弥陀经》)”,可以互相交流、促进。“但这也正说明中国佛教的不兴盛,”圣观法师话锋一转,“自古出英雄的时代就是人民最苦难的时代,出高僧的时代也必然是佛教不兴盛的时代。比如泰国如今就没什么高僧,可是全民信教。我们有高僧,自称大乘,但有多少人真正信奉呢?”

还俗从军,以身释法

圣严法师于1930年农历十二月初四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俗家姓张。14岁时,闻说狼山广教寺方丈在江南找沙弥,便请一位做居士的邻居带上狼山出家。3年后,又到上海的静安寺佛学院,当一名插班的学僧。

1949年,圣严法师为了前往台湾,毅然还俗从军。在自传《学思历程》一书中,法师提到:

“当时的社会和国家的局面,除了有钱自备机票和船票离开大陆,只有进入军队是通往台湾最容易的路。我既无信徒,也没有积蓄,更不能得到师长的同意和资助,所以考虑再三,只有选择从军的路。而招兵站的军官说明了,只要人数招齐了,马上开船送往台湾,接受新军的训练;见到我们几人是和尚的身份,大概不便直接上战场去冲锋陷阵,所以建议我们做军中的后勤工作。”

“这是他的智慧,亦是他的福报。”圣观法师说,当时中国大陆时局混乱,佛教界许多高僧、法师都离开大陆。圣严法师当时只有19岁,出家不长时间。

当时圣严法师以“张采薇”之名当了通信兵,随军队抵达台湾。他从未一日忘却自己的身份无论升迁调拨,换到什么单位,都会主动声明:“原来我是和尚,将来还要做和尚。”

在军旅中,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文学、哲学,历史、社会科学、佛学等,并以采薇、醒世将军,张本等为笔名,写作投稿。1960年,他从军中退役,拜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法号圣严。

“这无异是给佛法精义作了极佳注解。”圣观法师说。这一还俗从戎的选择显示出佛法的圆融,佛法讲求的便是解脱,解脱即追求自由,在此追求过程中可不拘一形。法师能放下自己,不执着,便是对众人的教化。“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渡众生,圣严法师参军不也正是以士兵相渡众生吗?”

如今圣严法师舍报圆寂,令人不胜叹惋。但一切就如法师临终偈语所言:“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惟愿法师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猜你喜欢
佛法法师佛教
佛教艺术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法师削皮
不见悲则喜
看中国·在浙江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