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教育的发展

2009-05-19 07:16刘羽鹏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和谐规模

【摘要】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校教育的发展,坚持做到以质量促规模,以优化结构促效益,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办学质量,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规模;质量;结构;和谐;发展思路

发展是一切事业永恒的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思想,建立怎样的发展思路。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时下,大学教育呈现出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趋势,很多高校由于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几乎都建了新校区,一味地追求规模,扩大招生,放低入学门槛,追求经济利益。结果优质教育资源跟不上,好专业、好老师供不应求,导致学生质量逐年下降,就业逐渐困难,这必将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其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关系,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1.提高办学质量、优化高校结构、规范高校管理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教师角度看,我们要思考怎样从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如何加强师风、师德、教风建设。从学生角度看,如何端正他们的学习目的,鼓足他们的学习干劲,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使素质得到提升和拓展。从学校角度看,要树立“大学既是大师之谓,也是大楼之谓”的新观念。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把教师队伍、专业技术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一起抓。首先,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在这支队伍建设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要求,稳定现有师资队伍,我们要关注现有师资队伍的锻造提升,以大力培养现有师资为主,以引进高水平教师为辅,形成一个动态人才培养环境。在确保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更加提倡教师在学术方面的研究,以各种激励机制,把这支队伍打造成适应高校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方面靠培训提高,另一方面优化各岗位的人员配置。其次,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以各种优惠措施积极提倡和引导这支队伍在各自领域的科研和创新精神,要以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来打造品牌教育、品牌高校。最后,要提高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管理水平。任何一个组织要体现出整体合力,就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管理机制,它是组织的润滑剂,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更新认识、发掘潜能、调整结构的关键时刻。如何使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在各高校发挥积极的作用,关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支队伍建设中,要优化结构调整,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起一支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服务意识强的管理队伍,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以制度为保障,不断提高管理的规模化、程序化、标准化程度。

2.加强以人为本,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是一种“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人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突出作用,才能最终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坚持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相结合,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进一步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走向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1 科学发展求和谐

校园要和谐,离不开学校的发展。促进高校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永恒主题。要以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校园建设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质量促规模、以优化结构促效益的发展模式,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2 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求和谐

首先,要建设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知识、技术、手段,把科学严格的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其次,要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以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积极拓展师生员工意见反映渠道,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坚持民主决策,依法治校,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

3.拓宽发展思路,加强战略规划

落实高校教育科学发展观,要着眼于认真探索教育发展思路、战略规划和目标上,着力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潜力和活力问题。为实现培养新世纪新型实用型人才和科研人才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教育、普及教育的要求是高校发展的潜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优化结构调整是高校发展的活力。

3.1 拓宽发展思路

要实践教育科学发展观,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深入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服务能力,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急需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要优先发展急需专业和新兴学科,加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一流学者,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使高校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为培育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作出重大贡献。

时下,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而一些企业却为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而苦恼。要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层次、地域范围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其发展目标和建设方略不应完全相同,不能千篇一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身特色和个性化优势,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作为管理工具,可以帮助高校从战略的角度系统地思考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确立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步骤本身与战略规划的过程是一致的:首先有了远景和使命陈述,然后各个地区高校根据各自的环境和具备的条件来确定指向愿景的宗旨和目标,接着根据这些宗旨和目标来选择方法,并规划达到这一理想状态。中国的高等院校目前正处在一个环境激烈动荡的时期,要想在这种趋势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战略规划、追求个性化发展、确立竞争优势来获得和维持争夺资源、教师和学生在竞争中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刘云山. 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06.

[3]叶金福.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N].光明日报,2009.

作者简介:刘羽鹏(1981—),男,江西吉安人,助教,南昌理工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和谐规模
外储4月站稳3万亿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