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

2009-05-19 07:16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经管类学院人才

李 翔

【摘要】独立学院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笔者对目前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去年年末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又给国内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雪上加霜。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怿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是就业市场供需脱节问题,即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不配套,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和知识储备等很多方面,都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1]。教育部教高[2007]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独立学院是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产物,服务社会是独立学院的主要使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独立学院最重要的职能,以就业为导向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一般来讲,应用型人才最基本的特征是“后劲足、上手快”,他们要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口径,特别是要有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对独立院校来说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1.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意义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是依托公办高校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在利用公办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即独立学院的本科应用型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素质基础与公办高校有许多差异,如果完全照搬老大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就会影响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时所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能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经济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几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后,不知道实际工作时如何使用。第二,不能妥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目前高校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于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不是真正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经管专业的人才塑造目标是培养具有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要实现这个目标,实践教学担负着重要角色。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理论教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它不是简单地验证教材上已学的理论知识,而是要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终培养出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善于创新的人才。可见,实践教学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中,具有课堂理论教学和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具有加深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的。当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做一些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的实验,从而起到加深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

②具有挖掘潜能,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实践教学可以根据心理学原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自我创新、自我设计。也就是说,通过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2.独立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机制的成熟化和规范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更加倾向于注重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强调其实践经验,而毕业生却明显暴露出在这些方面的欠缺,这就说明高校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2.1 实践教学环节难以组织,往往流于形式

经管专业的学生要想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一下,去企业实习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比较困难:一是企业担心接受实习生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增加人力和财力消耗,将实习看作一种负担;二是要保守商业机密,学生无法深入、完整地接触企业的运作过程,通常从事外围、简单的工作,在专业知识运用与专业技能锻炼方面收获甚少。

2.2 实践教学体系的专业特色不明显,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不突出

我校在经管类专业中安排了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公共性的实践项目如军训、社会实践、劳动周、计算机训练等集中性的环节,这些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产生了脱节现象,尤其是与实际需求联系紧密的如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等课程所设置的实践学时少,不能突出专业特点。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方案中所占的学分比例偏小,这与经管类专业强调其实践性特色不相符合。

2.3 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不具体,缺乏规范标准,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较为简单,如果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学生常常找个单位签个字、盖上章,就可以通过实习,实习总结是否属实难以验证。指导教师究竟花费了多少精力在学生的实习上,难以核定。

2.4 实践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动手能力欠缺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也迅速膨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师,主要是从学校直接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从理论到理论,从学校到学校,其本身就缺乏实战性的专业锻炼,因此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缺乏丰富的经验。再加上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在教学上又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的专门训练,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对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的驾驭能力偏弱,教学效果不好,严重束缚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开发。

基于上述经济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育中,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需要的不相适应性或差距。

3.独立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3.1 广泛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践教学

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搭建的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平台,使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有助于解决学校实训基地不足的困难。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一些商业平台,如阿里巴巴,以及一些如ERP、物流仿真、企业管理模拟系统等专业软件,在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实践环境,以达到实践的目的。

3.2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现代的实验教学在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更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例如目前广泛应用于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的企业沙盘课程,它让参与者自行设计发展方案,模拟经营自己的公司。这种综合性课程,可由会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各专业的学生参与,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还可以把不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掌握企业运作和市场竞争的规律,获得对经济管理活动的宏观理解与系统认识。这为高校经管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提高教学水平、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有帮助。

3.3 加强师资的培训,鼓励教师走出去

定期选派教师去企业和学校进行学习培训。如兰州交大经管学院安排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到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北方交大、人民大学进修,还派往用友公司培训学习,参与一些企业应用ERP系统的实施项目,获得实施顾问证书,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在学校开设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课程[4]。

3.4 加快观念和体制更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应当在教育观念上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就没有一流的大学,而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一流实验室是不可能的。目前主管部门大多将实验工作当成单纯的教学辅助对待,对其缺乏科学合理的检查、考核、评比,对实验教研成果的申报、立项、评奖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和院系应当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创新性研究,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进,使其成果得到合理的评价、肯定;应当尊重实验教师的工作,改善其待遇、地位,给予各种培训、发展机会;增加实验室自主管理权和各项资源支持,使之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3.5 提高实验室的兼容性和利用率

开放性和研究性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应合理安排其结构与布局,以学科或学科群为基础建设实验室,形成规模效益,发挥综合优势,拓宽工作范围,增强创新能力。除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课程外,对教师科研、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等开放;也对合作企业开放,联合举办培训、研究开发等。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验室为依托,建立一些学生自我管理的学习型社团,如信息技术中心、电子商务协会、ERP研究社等,举办各类培训、实习和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延长开放时间,提高软硬件设备的利用率。

4.结束语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课题。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更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专业人才。结合市场需求,不仅要进行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协调统一发展,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佚名.中国大学生在金融危机中遭遇最为严峻就业压力[EB/OL].http://www.xinhua.com.cn,2009.

[2]柳克奇,张万奎,孙亚辉.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云梦学刊[J].2008,128.

[3]张华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0.

[4]顾文勇.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 2006,(3):154.

作者简介:李翔(1980—),女,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经管类学院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医药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年度图书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毛遂自荐
西行学院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