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微型课题,青年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2009-05-29 02:52李重彬
体育师友 2009年2期
关键词:传球课题体育教师

李重彬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教育呼唤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提倡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理念的今天,青年体育教师如何能与时俱进而不随波逐流呢?参与微型课题的研究,对促进青年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无疑是一剂“良药秘方”。但是在青年体育教师借助微型课题不断给自己“充电”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呢?结合自身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微型课题的定义

作为一种“非正规”课题,根据其特点与作用,大致可给微型课题下这样的定义:它是教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些具体细节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和改进。它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专项课题研究。

二、“做”微型课题时,青年体育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微型课题的研究离不开有效的反思

反思既是自我超越的起点,又是夯实自身能力的源泉。有效的反思能让教师将反思之果、钻研之得、育人之智,授之于渔。然而,青年体育教师们在参与微型课题研究时往往并不能很好地融入“角色”。要摆脱这种尴尬的窘境,青年体育教师首当其冲应学会审视自己、学会反思。在实际行动中要树立勤问“昨天的我”、改变“今天的我”、检验“明天的我”,这种“反思伴我行”的反思习惯,使自己努力做到“日有所思、课有所改”。其次,是利用团队、网络、书籍等有利资源加强文本、教学案例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在摸索和尝试中进行一些有效的反思方法、手段。最后,注重对反思成果的检测,注重教学反思有效总结。当你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时,蓦然回首,幸福就在此处。

2、微型课题的研究离不开团队合作

微型课题的研究主张的不是个人的“闭门造车”,团队的协作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追求。个人的“孤军奋战”往往会让自己“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而“团队作战”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集体力量与智慧,更重要的是从团队中收获的教育智慧、集体的进步与提升。奉行团队协作为主的微型课题研究,讲究的是在听、读、访、议、评、谈中体现合作与分享,进而在质疑、争辩、积累、探索、实践、创新中彰显进步和提高。在平常的听、评课活动中你可能就有这样的体会:你在课堂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也许就是同行们的“拿手小菜”。别人的困惑可能经大家思绪碰撞而变得迎刃而解。此刻的你就会深深地感受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功力”也因“水涨而船高了”。团队的协作要建立在大家彼此尊重、信任、支持、交流的基础上,在参与微型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呼唤青年体育教师能做“五有心人”,即:有耐心、有细心、有恒心、有虚心和有责任心。如能准确地定位在团队中所承担的角色,贡献、分享自己力量和智慧,那将加速自身能力的提升。

3、正确理解微型课题的价值

微型课题好比是一种“快餐式”的教育、教学研究。作为一种“速食产品”与传统立项课题这道“门槛”比较高的“大餐”相比,拿微型课题作为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磨刀石”,无疑是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其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疗程短、见效快,作用大、内容多。正因为微型课题的开口小,同时它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在一些青年体育教师看来,对于教育、教学所出现许多小问题往往都容易产生“想当然”、“麻痹大意”或者认为研究价值不高……这一系列的想法。其实不然“小课题也有大文章”,因为在每个微型课题背后隐藏着多个的“问题链”。如:在学习篮球传球过程中你发现学生们传球的准确性不高时,在今后的课堂中这将如何解决呢?传球的时机、上肢力量与爆发力、传球的手法与技术的掌握情况……这些与传球的准确性相关的“问题链”随之被牵涉出来。它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刨根问底”、“抽丝剥茧”,而这段研究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挖掘”到了微型课题背后“问题链”的价值时,我们才真正体验到做微型课题的价值源泉。

4、以研究学生为核心,课堂为中心,体质与健康为重心

微型课题研究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研究学生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质为重心。参与微型课题研究,首先要保证其研究过程与当前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并且以“家常性”、细节性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微型课题只能在“做”中立竿见影,并且要脚踏实地的“做”。“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是也。如:在平日的身体素质练习中,当你发现有些班级的同学争先恐后,而另外班级的同学则半推半就,甚至“百般推辞”,此时的你能否以积极的眼光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呢?课后是否将课堂中棘手的这些问题,在组内提出你的困惑,借助团队的力量来“照方抓药”呢?并能否通过分析、探讨、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逐步来创新与调整教学之策呢?我相信经过你的一番耕耘,肯定会让学生们重拾运动兴趣与信心,此时你体验到的便是做微型课题的快乐之道,而学生们也将在你的引领下走出体质下降的困境,以“阳光的心态”去快乐的健身。

5、保持一颗越挫越勇的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对青年体育教师走出“专业困境”最好的诠释,同时这也是我们“体育人”必备的品质之一。面对困惑,我们要越挫越勇、面对难题,我们所做的是“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强”。

猜你喜欢
传球课题体育教师
传球游戏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