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等级有创新之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

2009-05-31 02:32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09年51期
关键词:海子新鲜力量

【考点讲解】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文章如果具备这两个要点,可给文章的构思、行文带来如下好处:

一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读者阅读文章,最先感受的是语言,其次是文章的思想和内容。见解独到、新颖,思想深刻、有内涵,无疑能给读者以启迪,而新鲜的材料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使作者形成一个好的写作思维。这两点指向的都是创造性思维。习惯于在写作中寻找新颖的见解、新鲜的材料的考生,能逐渐形成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而这样的思维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条件。

如何做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呢?

一是在平时运用素材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同一材料是不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样一个材料就可以和许多不同的文题连接。比如,“蝉在夏天鸣叫”,考生可以写“执著”,写“坚忍”,还可以写“熟悉”。如此,长期训练自己的思维,就可以打破常规想法,提炼出有新意的观点来。

二是注意身边新近发生的事件。写作时如果引入最新发生的事可使文章具有时代性。考生写作要做到材料新鲜,这就有必要多收集新近发生的事件,写作时进行甄别,选择别人不会注意和选用的材料。比如2009年“小沈阳”成了热点,考生写作时就要避开他,而“陈楚生的演唱会失约”已经被人淡忘,就可以将这个事例拎出来作为写“我看09年”这个话题的材料。

【学生习作一】

天边的云

□龚华峰

戈多是谁?其实他就是那天边的云,留给人的是无限想象的空间。

——题记

欧·亨利的小说,很多人喜欢看,因为小说的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能给人留下无限的空间去遐想。它就像天边的云,永远在变幻中,你想它是什么,它就可能是什么。

天边的云永远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虽然大家都知道那不过是水滴形成的,可还是有很多的人把它们想象成金碧辉煌的天宫、大批的天兵天将……

这就是留白艺术的魅力,而天边的云永远都让人神往。

为什么海子死后,他的诗却备受青睐,那是因为他留了太多的空白给世人。他的梦想,他的马车,他周游世界,他诗中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当时没人能懂他。他选择了卧轨,只留下了那封看似荒谬却又真实的遗书。他化作了天边的云,留下的却是迷离得令人琢磨不透的思想和经历……他用生命所诠释的是什么,没人能懂。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用生命把留白艺术诠释到了极致。

天边的云何时能够化作血肉融进我们的身体?不过那时它也就不再是无法触摸的云,而变为我们的血肉,由虚幻变得真实了。

一棵树从出生起就静静地待在一个地方,稳定,自在。海子是天边的云,而他的父母却是扎根在安徽省怀宁一个农村的树。海子的父母特别想让海子也成为一棵树,一棵扎根北京城过安定、平稳的生活的树。但遗憾的是,海子成了天边一朵流浪的云,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边的云,可以诞生在狼毫的勾画之中,亦可以消失在落日的余晖之下。清晰与模糊,有时候并不矛盾,也许它们可以相互融合。时间的脚步不会为谁而停止,金子的光辉永远是那样耀眼,满身扎人的刺永远会给人带来伤痛。风中的雨,淅淅沥沥;雨中的风,呼啸不止。坏事时时刻刻在发生,上帝不会为了谁而破例拯救他。这就如同天边的云,令人惊讶,惊叹,惊奇,却又无能为力,无计可施。

天边的云,留白的云,依然幻化着……

【学生习作二】

团结就是力量?

□李晓阳

团结就是力量吗?或许团结真可以凝聚起力量,但这种凝聚不一定长久。合久必分,由于某种利益和目的而形成的集合体必然伴随着分歧而解体。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真正的团结从未在现实中长久地存在过,所谓团结的力量在现实利益的冲击下会大打折扣,甚至分崩离析。

相反,孤独才有可能造就真正的力量。

狼群面对突袭时,会发出凄厉的长嚎,彼此的狼尾触碰着,它们会迅捷地织出一张铺天盖地的气势威网。但老练的猎人几声枪响,就能将其撕烂。可见集体的利益与自身的生命相比,显得何其羸弱。但是面对一匹濒死却毅然不放弃生命的孤狼,它身上迸发出的那股慑人的力量却足以镇住那些老道胆壮的猎手。而那如鬼火般的绿眸以及来自地狱的低吼,是人类脆弱的灵魂无法承受的。

团结的力量可以伤人肌骨,而孤独的力量能够击碎灵魂。

与狼一样,孤独使人心性坚强,在孤独中经历磨砺的人会锋芒内敛。单行的背影没于黑暗之中,缓慢的脚步,每一步都深沉而平稳,犹如负剑而行的孤独剑客,在人生的跋涉中寻找剑道的极致。在暗箭四布的黑暗中,他没有停靠和依托,灵魂深处的每一点力量都被调动了起来。孤独的人可依靠的只有自己的灵魂以及包裹着灵魂的躯体。

或许这孤独不是他所要的,世界将他挤到了边缘;也或许他是主动的,为了坚持追寻自己的理想,他走到了世界的对立面。但他终将获得无边的力量。因为当巨大的压力席卷而来时,将压榨出肌骨之间的每一丝力量,这力量远远超过了一群人聚在一起时相互依靠的力量,因为当有依靠时,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帮自己顶住,潜意识里他们在逃避责任,即使人多也顶不住那压力。

孤独的人也必然有着一种骄傲,他们至死也不会放下这份骄傲,他们生来一副傲骨,用清澈的双眼扫视这个浊世。因为没有凌于雪顶的孤傲,也就无所谓产生巨大的勇气与毅力,而没有巨大的勇气,又怎敢将自己置于世人的对立面?当自己独身一人时,在信仰的支撑下将凝聚出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

非洲的王者——雄狮永远孤独地在广阔的领地中漫步,而那些弱小的食草动物则永远聚成一群。自身的弱小迫使它们聚在一起,而群体中的安宁又使它们变得更弱。一旦雄狮想取其中之一果腹,大群的野鹿必会一哄而散,弱者仍是弱者,甚至于变得更弱,因为它们无法真正团结起来。

真正的强者都是孤独的,孔子是孤独的,嵇康是孤独的,梅兰芳温和的眼眸里也藏着孤独。那传说中的绝世高手独孤求败,则是金庸对孤独的力量的艺术性的诠释,他认为孤独是通向武道极致的途径,但当独孤求败达到武学的最高境界之后,这一境界却又造就了他绝世的孤独。

这一切是抱团的人们所无法想象也无可企及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道,孤独的道,胜天的道。

【考点总评】

“天边的云”这一文题可以写思乡,也可以写一种虚无缥缈的理想或情感。而《天边的云》一文作者却和中国文化中的“留白”联系起来,选材新颖。写海子,写海子的父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语言灵动、缥缈,是不可多得的散文佳品。作者抓住了语文课本中和“天边的云”相关的素材,点化,点染,沿着相关性展开,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个比较通俗而且空泛的题目,如果不能从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方面入手,就容易落入俗套,致使文章平平而无吸引读者眼球之处,这样的文章最忌讳在考场上使用。要做到“见解新颖”一般有两条途径:纵向和横向。所谓纵向,就是打深井,就是从话题或材料出发,向深刻发展。《团结就是力量?》一文从反向立意,这是横向的“见解新颖”,也就是“我偏要说反话”。可是,说反话是有风险的,“团结就是力量”是一个基本有定评的道理,要反其意而写之,需要细致缜密的思维。反向立意形成的“见解新颖”一定要抓住正向立意中的“裂缝”,然后“见缝插针”,最终确立反面的观点。作者抓住了“团结”的裂缝,“团结的力量可以伤人肌骨”,从而确立起了反面的观点,“孤独的力量能够击碎灵魂”,接着写孤独如何产生力量。文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立意高远,发人深省。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询问学者治学的秘诀是什么。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张中行先生说:“心在天上,脚在地上。”范文澜先生说:“天方地圆。‘天方是灵活的头脑,‘地圆是钻研的精神。”

全面地理解上述材料,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制胜策略:

针对这则材料,一般考生都会从“大胆想象和踏实钻研的辩证关系”这方面立意,但这一立意显然平淡无奇,不易出彩。考生要做到“见解新颖”,需要打破常规思维,比如用反向思维,可以这样立意:一般人将想象和钻研对立起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其实,这两种素质都在人的心里,在人的每一个细小的行动上,想象源于实践,而钻研也来自实践。这样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立意肯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而“材料新鲜”也是让文章吸引人的一个常用手段,这个题目一般人写总是选择科学家、文学家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当然符合题意,可是,不容易做到新鲜,新颖。如果考生将眼光投向生活中的小事,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发现问题,大胆想象,进行研究,进而解决问题,如此写来既有生活情趣,又不落俗套。具体行文时,考生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

同步素材: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英国]牛顿

2.不要盲目行动。除非卓绝的处世原则引导你,不要擅自采取行动。

——[古罗马]阿普列尤斯

3.练习书法,最忌讳的就是无原则无目的地想象,需要的是严格地按着字帖的格式进行模仿练习。这个时候,想象和钻研是紧紧围绕模仿字体展开的。练习钢琴也是如此,只有大量的亦步亦趋的基本功的练习,最终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刘德福/供稿】

猜你喜欢
海子新鲜力量
小编来说“新鲜”事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新鲜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