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本教研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09-06-03 06:06史新涛
中国教师 2009年22期
关键词:文登校本课题

史新涛

校本教研文化是以学校为基本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学校文化。近年来,山东省文登新一中结合自身实际与新课改的要求,使校本教研工作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以组织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

学校适时提出了“以校本教研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科研处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把改进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时间、条件保障,创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文化环境。同时,学校制定了长期的校本教研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并修改了《文登新一中校本教研实施细则》,要求教师沿着“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这条轨迹尽快成长起来。

二、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彰显校本教研的核心价值

一是建立体系完整的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共开发了24项校本课程,并已结集出版,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体系,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是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管理。学校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

三是以走班制的形式实施选修模块教学。所谓“走班”,就是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的不同,以固定教室和教师为基础,实行学生自主选课、主动听课,或对不同班级学生进行组合教学等方式,进行更为灵活的教学。比如,体育模块课程中设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美术模块课程中设有书法、剪纸、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项目,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以课题研究为支撑,搭建校本教研的优质平台

学校以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坚持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切实抓好课题研究,建立完善了科研课题管理系列制度,采取“课题做小,研究求深,点上深化,面上推广”的研究策略,以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改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为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搭建了一个优质平台。目前共有市级课题12个,省级课题1个,国家级课题1个,形成了结构优良、层次合理的课题网络,带动了学科课程建设。

四、以课堂改革为重点,创建校本教研的实践载体

为将先进的理念、校本教研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行为,我们聚焦课堂,鼓励教师深化课堂改革,共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措施。

一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定期举行校级公开课,涉及到各个学科,各种课型;开展对课堂的“无效或低效环节”的排查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文登新一中课堂无效教学观察手册》,针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细致排查、深入挖掘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是全面推行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如,英语组的“五步走”程序和自主学习六模块,物理组的“理解学习目标——课前预习交流——课堂互动点拨——配餐分层练习”模式等。

三是大力实施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的课堂教学。“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文化铸精魂,芳香满校园。校本教研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绵绵不断的动力,使学校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登新一中)

(责任编辑:林渊)

猜你喜欢
文登校本课题
昆仑山麓的下午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一起极端迷信致死事件背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