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让人人受益

2009-06-04 08:12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4期
关键词:陈竺公共财政大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所未有地以1015字的篇幅诠释了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共提交了426件医疗卫生方面的提案,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顽疾”建言献策。医改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问题。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新医改方案的目标就是要让人人受益,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五大手术”改革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主要存在如何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问题,所以公立医院成了卫生领域方面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一个领域,这是一方面的挑战。另外,公立医院的改革也需要公共财政大力的投入。第三,目前公立医院的改革路径、方向,特别是一些具体措施有待于探索。体现公益性这一总的原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实现途径却不容易。所以,这一次的医改从2009年到2011年的五项近期工作重点中,公立医院改革占四个方面。

关于公立医院的改革,当前要做的是:

第一,坚持公益性。在补偿机制方面要作比较大的改革,“以药补医”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带来很多负面的机制,要及时改。

第二,公共财政需要加大投入。医院的管理应该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是简单地把公立医院从整个卫生活动当中剥离出去,公立医院是整个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当中的核心部分,它和其他系统的关联不能随意隔断,所以应该在大卫生系统下面来探索一种管办分开的形式。

第三,医院的治理机构。现在提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比较合适,但不是院长一个人决策,要有专家,有政府的出资方,有社保的代表,还有一些民意代表共同来参与管理。

第四,医院的内部管理。主要是与发挥积极性有关的一些措施,操作上不应该搞多收多得,而是你的工作绩效优良你多得,也就是优劳优得。

第五,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指南体系。现在要把卫生经济学的概念引进去,即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它必须既能体现技术含量,又要和现有国力、基本医疗的承受能力、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结合在一起。简言之就是要花比较少的钱,做比较好的事。

陈竺表示:相信通过3年的试点工作,我们会为今后的改革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以药养医”退出舞台

现在医院的收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公共财政的投入,一个是社会对于诊疗活动的一种补偿,主要是通过医疗保障制度,比如农村的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此外,也包括个人支付的一部分。除此以外,就是“以藥补医”的做法。

将来“以药补医”的政策要作重大调整,意味着来自公共财政的投入就要增加。实际上这几年公共财政投入已在增加。此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也在快速发展。实施方案也提出一个今后3年“广覆盖”的目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要达到90%以上。这意味着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会明显增加。

要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就一定要提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医院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包括诊断治疗活动的规范化,如何通过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来进一步缩短住院天数等,其中潜力非常大。

提升质量和效率与医院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并不矛盾,这就是公平和效益的统一,关键是管理。今后3年的试点当中,要对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的一些内部管理,包括用人制度、激励机制等作非常积极的探索。

政府投入成倍增加个人自付比例递减

目前国家一年的医疗费用是6700亿元,而未来3年如果投入8500亿元,平均到每一年大约3000亿元。谈到这个费用对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能起多大作用时,陈竺部长的回答是:现在不只6000多亿元,实际上前年我们国家卫生的总的支出费用就是11000多亿元,估计去年会超过12000亿元。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实际上个人支出的比例已经从最高时候的60%降到目前的40%了,社会的投入在增加,政府的投入也明显增加。所以今后3年如果每年政府再投入2800亿元,就会超过5000亿元。在这样一个格局当中,相对而言个人付费的比重就会下降,因此这对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会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大病补偿高限达基本收入6倍

3年基本医疗保障要覆盖90%的面,对老百姓来说感觉到的直接实惠是什么?

按照实施方案,明年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投入还要增加。一方面是扩面,另外一个就是提高水平。提高水平主要是指大病的补偿能力,大病补偿的封顶线会达到城乡居民收入的6倍,这样补偿率就可以大大提高。比方说新农合,到去年年底大病大概只能补偿30%多,到明年应该可以提升到50%以上。城镇居民去年的基本收入是人均13700多元,乘以6,就要超过9万元,”这样的水平就相当不错了。关键是基于这样一个承受能力,大医院能不能通过进一步地降低成本,尽可能采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让人民群众基本医疗能够得到保障。”陈竺说。

困难群体看病“双保险”

以大家比较关心的儿童白血病为例,将在大病统筹范畴里给予考虑,一方面建立补偿制度、保障制度,另外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诊疗,要能够控制这个费用,主要强调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的应用,这样使得儿童白血病这样的大病,也能够在我们现在基本医保的制度框架内,能够实现基本医疗服务。

现在讲的基本保障制度,实际上还有一个补充制度,补充制度就是民政方面对困难群体提供的大病救助。一方面还是要依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救助制度功能,还要通过社会公益性的资助渠道、基金会等方式,来实现大病都能够得到基本医疗。

让人人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在提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均等化的服务。这里面就包括了经常性的服务,如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预防接种、慢性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

另外还有公共卫生的若干重大专项,比方说像乙型肝炎的疫苗,15岁以下的人群全部接种,一定要把中国乙肝大国的帽子扔掉。我们对重大疾病,像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等都有一些重大项目的安排。此外还有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比如农村的孕产妇住院分娩现在推向全国,这会极大地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的死亡率,这样的重大项目是真正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

做自己健康的守护人

“党和政府送给全国人民的一个礼物,就是马上要出台的新医改方案。”陈竺说,他还请细心的朋友们去仔细看看里面的内容,看所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和防病问题是不是在里面有所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的财力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动员的能量,包括慈善事业各方面的发展更加完善,陈竺相信我们面对疾病会更加从容。

陈竺个人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推崇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最好我们不要得病,不要得大病,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向朋友们推荐这样一套书,书是卫生部组织一些专家编写的《相约健康社区行》。”这等于是陈竺部长给全国人民开出的一个健康处方。书里讲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讲到了平衡的膳食,讲到了心态、心理健康的问题,讲到了很多疾病都可防、可治,肿瘤可防可治,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治,而且特别讲到了健康在你手中。“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人。”

猜你喜欢
陈竺公共财政大病
大病预防先调湿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为本刊创刊题词
陈竺副委员长亲临我校参加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实施情况座谈会
煮饭时加了点它 就能防治5大病
大病医保 重细节保落实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图 表
卫生部部长陈竺:传奇故事从赤脚医生开始
关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