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2009-06-04 08:12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4期
关键词:北川县重灾区北川

刘 涛

走访慰问、交心谈心、问卷调查、心理咨询、身心疗养……“5·12”大地震后的绵阳,千日奋战、科学推进恢复重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与此同时,从“细节”做起,加強灾区干部队伍建设行动也全面展开。

——迅速充实力量,增强灾区干部队伍战斗力。震后不久,市委组织部即派出工作组奔赴一线考察干部,通过就地提拔一批、市上下派一批、轻灾区交流一批、中央和省支援一批、特别优秀基层干部重用一批的方式,及时补充任用副科级以上干部344名;从抗震救灾一线选拔干部30名进入县(市、区)领导班子;争取中央、省和援建单位选派干部129名;从市级机关下派干部145名充实极重灾县的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大胆提拔使用抗震救灾一线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通过打破行业、身份限制,江油市民警蒋晓娟、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平等81名干部被破格提拔使用,极大地鼓舞了灾区干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关爱灾区干部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采取措施使灾区基层干部“身体走出废墟,精神也走出废墟”。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建立定期研究制度,先后出台了落实关心爱护干部的实施意见;部领导经常深入灾区一线调研,与一线干部交流谈心,激励他们的信心;先后3次组织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专项调研,派出4个调研工作组摸底调查极重灾区基层干部队伍现状。与此同时,创造性落实了市(县)部门、党员干部联系帮扶遇难党员干部家属、遇难学生家长、困难党员工作责任制,建立帮扶救助的具体台账,并普遍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突出心理关爱,使灾区干部重塑信心。市委组织部迅速与高校、医院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专家联系,对灾区干部实施心理干预。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团定向援助北川、与辖区高校共同设立心理疏导专项课题、邀请知名心理学教授为灾区干部作专题心理辅导……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应运而生。2008年9月,市委组织部分两批组织189名极重灾区干部到井冈山开展休整式异地培训,取得明显收效。参训的北川县通口镇镇长周从才在参观革命老区时感慨道:“出来走走,心情放松,能面对现在的压力,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北川县白什乡乡长董卓锴也感觉压力能够释放出来,不是憋在心上。

——突出工作关爱,充分调动灾区干部积极性。针对灾区干部特殊的心理、身体、家庭状况,市委组织部以极重灾区干部队伍为重点,有计划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干部交流,以工作环境改善来保护干部的身心健康,目前共交流干部345名。交流时,尤其对长期在乡镇工作、家庭特别困难的干部高看一眼,如把北川桂溪乡乡长徐海交流到市畜牧局任中层领导干部。同时,要求市级部门补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优先从北川、平武等极重灾区选调干部。市委组织部带头开展干部交流,分批选派北川组织部干部到市委组织部挂职锻炼,选派部机关4名干部到北川、平武极重灾区工作。同时,还积极发掘并推荐灾区干部抗震救灾典型事迹到中央、省、市进行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

——突出生活关爱,使灾区干部生活充满希望。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市委组织部及时发文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恢复正常作息,对北川等极重灾县实行强制休假,并分级安排对极重灾区干部进行了全面体检。对干部伤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的同时,市委组织部还对地震中遇难失踪干部的家属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倾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原江油市副市长李盛银同志遇难后,江油市委根据其妻的意愿和特长,安排她到江油市工人文化宫工作;北川县委组织部干部于继成遇难后,市委组织部协调有关部门,将其姐调至绵阳工作,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新春佳节之时,市委组织部盛情邀请北川县部分受灾严重的干部代表相聚市干部培训中心,共话家常、共度除夕,这些曾经害怕过年的干部们再三表示,组织的关心让大家感到特别的温暖,一定会振奋精神,挺过难关。

猜你喜欢
北川县重灾区北川
“乡村振兴看郭牛”采风创作活动在北川县擂鼓镇举行
随风入羌山 共唱振兴歌 “贴近自然,走进乡村”文学采风创作交流活动在北川县举行
心连心集团向重灾区捐赠1000万元化肥
北川县:扎实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劳动保障执法检查
北川的味道(四题)
微商成传销重灾区
羌山下的关爱——访四川省关工委抗震救灾模范、北川县关工委执行主任薛斌如
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索
为什么县医院成人才流失重灾区
情系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