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拍卖”的是是非非

2009-06-04 08:12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4期
关键词:兽首佳士得铜像

宗 汇

法国巴黎时间2月25日晚,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因八国联军侵华而流失海外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均以1400万欧元落槌。拍卖槌的两声铿响,并未标志事情的结束。其后发生的轩然大波,才将事件引向了高潮。

“抢来的东西不能拍!”

3月2日,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基金收藏顾问、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铭超宣称,他通过电话委托的方式参与了拍卖,并成为最后的竞拍者,但不会为此付款。这意味着,由佳士得拍卖行举办的此次拍卖变相流拍。

鼠、兔首的中国买家现身,却又拒绝付款,这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美联社3月9日的一篇文章将此事与印度甘地的生活物品被拍卖并提,认为蔡铭超的行为给佳士得带来了巨大的道义压力而难以再次进行拍卖。

《新西兰先驱报》引用芝加哥大学文化政策中心教授劳伦斯·罗斯菲尔德的话说,“这是一个聪明的举动,在将来其他国家类似的有争议的文物拍卖中可能被使用,对有意拍卖此类文物的拍卖市场也是一次震动。”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法国网民认为,兽首铜像应该归还中国。

在国内,大多数网友也理解并支持蔡铭超的做法,为其“以恶制恶”的做法拍手称快。不过,“何必以无赖对付无耻”、“我们不能自打耳光”等反对之声也相当犀利:还有一些人质疑蔡的动机,甚至称此举“与爱国二字根本就沾不上边”。

在接受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节目采访时,蔡铭超表示将退出拍卖行业。但是他坚持认为自己虽然破坏了拍卖界的规矩,使多年积累的信誉毁于一旦,但是佳士得的做法却破坏了更大的“规矩”,“如果抢来的东西都可以拍卖,那世界乱套了。”

当被问及对自己的举动是否后悔时,蔡铭超用一句短短的话表明自己的心境;“做了的确很遗憾,不做却会更后悔”。

“搅局”背后的无奈

2008年7月16日,法国佳土得拍卖行发布公报,宣布将对鼠、兔首进行拍卖。中国外交部、国家文物局先后发布声明,表达了“不承认对被劫掠文物的非法占有,并将继续依照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规定,通过一切必要途径追索历史上被盗和非法出口的文物”这一鲜明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在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走,“拍卖战争中非法掠夺的文物不仅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而且有悖有关国际公约。”

1996年,中国签署了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国际公约,但很多西方国家包括法国并未签署这份公约,因此这一公约在法国境内仍不能对鼠首、兔首的拍卖产生制约。这也注定中国的流失文物追索之路漫长而艰辛。

拍卖日前夕,巴黎大审法院驳回了中国律师刘洋等人要求佳士得终止拍卖两件兽首的请求。应该说,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但正如原告方律师所说,是否胜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发出民间反对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立场和声音,让其国人知道祖先掠夺别国文物的不光彩历史,遏制高价拍卖中国文物的势头。

在阻止无望的情况下,蔡铭超用“拍而不买”的“搅局”手段,来表达对佳士得拍卖中国被劫掠文物的愤怒,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在追讨非法流失文物上,我们除了国家态度外,还要有民间日益强大的声音,但问题的最后解决,又需要国家层面的博弈。在这个意义上,不管蔡铭超“搅局”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其最大价值就在于;唤起公众乃至敦促政府对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关注与重视。

追讨流失文物的理智与情感

佳士得拍卖行的两声槌响,震痛了国人的心。如何抢救流失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成了我们必须正视的命题。而在这一问题上,民众还没有处理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文物界泰斗罗哲文表示,作为庞大的圆明园建筑的无数构件之一,十二生肖兽首本身文物价值并不大,顶多值几十万元人民币而已。“它唯一的价值就是它是侵略的罪证。”

而兽首拍卖价格火箭般地蹿升,其最大的“推进剂”恰恰是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我们关注的热情越高,越成为国际文物炒家利用和耍挟的资本。

从去年年末到今年拍卖会为止,兽首的命运跌宕起伏。卖家一会儿声称考虑还给中国,一会儿又宣布要以政治条件作为归还的筹码;佳士得一会儿考虑停拍,一会儿又如期拍卖。如此一折腾,关注此事的国人越来越多,把獸首的意义看得越来越重,仿佛不关注兽首就是不爱国,好像这两个“水龙头”就是中国人的尊严一般。于是乎,佳士得奇货可居,媒体一炒再炒。

其实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11月就发布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为防止借拍卖炒作、哄抬被劫掠文物价格的行为,不要参与竞拍、购买任何被盗或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

著名学者王占阳撰文指出,对于这些被劫掠文物的最大需求来自中国,这种需求本质上是维护民族尊严和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需求,并不是对这些文物的市场需求。高价回购这些文物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在客观上等于变相肯定了当年列强掠夺中国文物的“合法性”。让海外文物有尊严地回归,方式只能是使之无偿归还。而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立法明令禁止任何中国公民参与任何被劫掠文物的买卖。这样,那些文物的所谓“市场价值”就会贬值,那些想借中国人的爱国心大发不义之财的人就会因无利可图而放弃,这才是这些文物得以无偿归还的前提。

平心而论,鼠首与兔首的拍卖终归在拍卖所在国的法律范围内行事,我们的愤怒与激情却游离在法律之外。愤怒的泡沫掩盖了大量更值得关注、更需要愤怒的真问题,这使我们无形中将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每临大事有静气”,我们的民族心理应当在这次事件后,表现得越来越强健和成熟。如果丧失理性,继续让国际文物炒家利用我们的爱国情感做文章,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之路只会更长。

背景资料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原圆明园大水法喷水池中“水力钟”的喷头,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到了正午,所有兽首还会一起喷水,景象蔚为壮观。

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目前已经回归的有5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除猪首外,其他4件铜像的回归均与拍卖有关。2000年4月底和5月初的香港春季拍卖会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现身。当时佳士得和苏富比这两家拍卖公司拍卖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最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毅然参拍,以774.5万港币拍得牛首、818.5万港币竞得猴首,而虎首则以1544.475万港币成交。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给该专项基金。2003年9月,港澳爱国企业家何鸿橥向该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2007年9月初,苏富比拍卖行发布消息称,将以“八国联军一圆明园遗物”专拍之名拍卖马首铜像。关键时刻,何鸿燊于9月20日拍卖会举行之前,以6910万港币购得马首铜像,并宣布将其捐赠国家。

圆明园十二件生肖兽首中的另外5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一直不知所踪,鼠首和兔首铜像板有可能是海外幸存的最后两件。

猜你喜欢
兽首佳士得铜像
41亿美元:佳士得2022 年半年报
兽首
失踪的镶金兽首玛瑙杯(上)
“周恩来”号机车铜像悬挂方案设计研究
兽首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Q8 苏富比VS佳士得:巨头战争?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圆明园12兽首
伦敦和纽约苏富比、佳士得现当代艺术成交比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