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日语语感刍议

2009-06-10 05:30庹丽珍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4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语感

吴 婷 庹丽珍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日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日文作品、影音资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安排上做到循序渐进、定期交流,使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感;自学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日语语感指多方面接触日语语言、文化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感觉和语言领悟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日语教学中的一大课题,也是日语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在日语教学中不重视语感的培养,就很难培养学生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以理解为基础、以语感为导向的,再加上日语单词语法繁多,很多学生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把日语学习变成了“死读书”,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很多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则认为,“能力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具备了某方面的能力,他通常会对相关领域产生较大的兴趣,而且容易获取成功。如果仅有兴趣,没有能力,兴趣是不能持久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形成语感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教师在讲单词时,可以采用“音读定词法”“联想法”和“对比法”。所谓“音读定词法”,就是每个汉字都有固定的音读,如“電話”的“電”和“話”分别对应“でん”和“わ”,非常接近汉语“电话”的发音。教师可以举出单词“電池”和“話術”,问学生“電”和“話”在这两个单词里分别读什么,让学生参悟并掌握这个方法。在运用“联想法”时,教师可以举“選良意識”(精英意识)这个例子。“選良”即选取优良的人,优良的人即精英,那么“選良意識”就是精英意识。再说“对比法”,教师可以举出“走る”(跑)的例子,告诉学生汉语里的“跑”在日语里写成“走(る)”,而“汽車”(火车)一词,也与汉语中的“汽车”大不相同。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很快找到日语与汉语的区别,进而加深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同样,在辅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日语的语法变化很多,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应用新语法,还要引导学生把新语法和过去学过的语法进行联系或对照。例如:有的学生在学“はずがない”和“わけがない”时分不清两者的区别。这时,教师先告诉学生,“はず”是对未发生事情的推测,“わけ”则是“情理、道理”的意思,“はずがない”和“わけがない”是它们的否定形式。接下来,教师可以提问:“明天不会下雨”应该用什么?“没有责备他的理由”应该用什么?“はずがない”和“わけがない”的肯定形式是什么?如果学生都能答上来,就表明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一语法。如此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明显提高,语感自然也就培养起来了。

二、充分发挥日文作品、影音资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常常发现,一个不懂外语的中国人,在国外生活若干年,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这个事例有力地说明,语境对于语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文字、影音资料等的熏陶作用,使学生对日语产生持久的兴趣,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和熟练应用的水平。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安排一些情景对话,要求学生使用新学的单词和语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日语的兴趣,也丰富了他们的日语知识。学生跟日语有更多的接触后便会熟能生巧,并逐渐从表演中获得谋篇布局和组合、搭配词语的系统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精彩的日语文章,让学生细细品读,一方面把握文章的深邃内涵,另一方面领会作者的潜在用意,从而培养语感中的情感态度。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们读透背熟,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

教师除了在授课时应尽量使用日语外,还应该多给学生播放一些日文歌曲和有关日本文化的影像资料。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从声音、图像这些渠道获得语感,即培养语感中的音感和像感。在播放日文歌曲时,笔者建议教师先把歌词里重要的单词和语法串讲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入地领会日文歌曲的意蕴。课余时间可以给学生放一些如《岩松看日本》这样的影像资料,或者是关于花道、茶道、武士道、柔道等日本传统文化的视频剪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语运用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三、在教学安排上做到循序渐进、定期交流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语中的“亀の甲より年の劫”也是讲学习要持之以恒。提出“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Clahsen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只能稍微超出学生当前的水平,不可以一下子补充过多的知识,即语言学习要做到循序渐进。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督促学生读一些日本语言、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练习,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期中测试,并将平时练习和期中测试的分数都记入总成绩,这样做既是对学生负责,又起了很好的督促作用。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便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出较强的语感。

在教学时,教师要多表扬那些学习努力且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对进步较慢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或者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配成一组,充分发挥好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全班学生比拼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日语水平的整体提高。

在这里,笔者想指出,定期在班上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对日语学习产生一些疑问或新的见解。如果这些疑问能在讨论中予以解决,新的见解能在讨论中与大家分享,不仅能很好地巩固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而且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也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日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和日本人进行语言交流,口语则是交流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口语实践机会,如让学生多背课文,或在学语法的同时练习造句等。教师可以先叫一名学生站起来造句,然后指派另一名学生对他造的句子进行翻译,接下来再选别的学生站起来造句……如此循环进行,前后配合,既有趣味性,又有显著的成效。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一些情景短剧。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不同的主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加“日语角”或“日语俱乐部”等活动,通过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群会谈、交流,感受语言运用的真实语境,在课堂外发展和提升日语语感。

研究表明,自信心强的人比不自信的人更具备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很重要。除了多褒奖、表扬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日语竞赛,通过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一旦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会信心大增,学习日语的劲头就更大了,这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培养语感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中村明.センスある日本語表現のために語感とは何か[M].东京:中央公论社,2008.

[2]马予征.从语感谈片假名词汇的使用[J].日语知识,2004,(8).

[3]洪伟民.日语口语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以日语语感为中心[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3).

[4]李瑾.雨的拟声拟态词与日语语感[J].外国语言文学,2005,(3).

责编:博雅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职新生英语口语策略教学探索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英语口语大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