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创新教学初探

2009-06-15 07:25曹美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创新语文教学

曹美荣

摘要:文章结合语文课特点,从教师角色、课堂教学组织、课文内容分析三个方面探讨语文课教学创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

语文是人与人心灵直接对话的学科,最贴近学生的情感和生活。语文教师该怎么做,才能让语文课更具亲和力?现从教师角色、课堂教学组织、课文内容分析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教师角色要更富有人情味

语文教材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所以,语文课很注重感性和理性的训练,要求有学生感情的真正参与,要求有学生“我口讲我心”的真切、独特的感受。而这首先需要一个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而教师传统的与学生不平等的“为人师”的角色,往往抑制了这种良好氛围的产生。因此,现代语文教师要给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使自己更富有人情味。

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地方,交流对语言对文学对文化的品味,赏析彼此的思想情感。教师一旦拥有了这种意识,也就有拥有了轻松、自由的心态。而学生也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唤醒了学生了主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课堂的灵魂。

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把机会留给学生,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陪伴者。教师不要成为课文的“解说员”,而是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并帮助学生解决其确实无法解决的困难。惟有如此,才会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陪伴者。

二、课堂组织要更具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即要求教师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能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怀。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

1、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现代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希望能体现自身价值,对过多的干涉不满。《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教师,应是让学生“不知有之”,即不知道教师的存在,而教师的影响又无处不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巧妙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要有意“淡化”教师的指挥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找米下锅”,让学生感觉不到是教师要他们学,而是自己需要学。一旦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自身价值也就凸现了。

2、让课堂多一分真我,少一分刻意追求的“完美”。

现在评价一堂优质课,往往喜欢用“完美”两字,这也成为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为了达到完美,学校往往要求教师教案写得详细、完整,每个问题、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清晰、环环相扣。并以此为依据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其实,备课是难量化的,教学中出现的情况也是很难预料的,详细、严谨的教案会束缚教师的思想,使教师失去了上课的灵气。所以说,教师备课不能备“死”,需要合理地“偷懒”,即给自己留有适当的“空白点”,让学生去填补。这样的课虽然不够完美,但却是很有生命力的。

三、内容分析要更富亲近感

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这些文章跟他们毫无关系,特别是古代文学。那么,如何在课文和学生装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呢?

1、教师提问不要只关注作者、作品。

我们很多教师分析课文时,往往只关注作者、作品本身。比如:此作品揭示了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类问题都把阅读主体置于作品之外。其实,只要我们把提问的方式改变一下,即把问题更多地引向学生本身,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如可以把上面的问题改为: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什么,此文激起了你怎样的感情,等等。这就会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

2、把语文课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事实上,我们语文课脱离了生活,从而也脱离了生活中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所以,“语文学习材料必须配合时代的发展,联系社会的实际环境”(谢锡金《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将静态的文学分析“还原”到动态的生活中去,从而使教与学的视野更广阔更全面。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多一分真诚,少一分威严;我们语文课都能多一分真我,少一分做作;我们的教学内容都能多一分真实,少一分空泛,那么,我们的语文课离学生还会远吗?

猜你喜欢
创新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