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转变观念,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2009-06-15 07:25一申高琼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课程课堂教学

一申高琼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以我近几年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感悟,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型,接受知识型的地理学习者转为积极,主动型的地理学习者。

一、转变观念,提高有效课堂教学

当前我校大部分学生不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很大,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资源中,他们只重视语、数、外等升学考试要考的学科,其他学科根本不在然。就我这几年来的效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子生存课堂上看起来学习挺认真的,但抄袭作业观象却很严重,期末考试一塌糊涂。原来他们是在上课的时装出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心理却报着地理这些学科学不学无所所谓,反正家长只看重的是语、数、外等升学考试要考的学科成绩,其它什么地理、生物等学科成绩考得好不好他们从不过问。这样,学生在上课接收的东西比课失放的要快。因此,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来说,首先是转变学生学习地理的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才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

二、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有效课堂教学

孙子说过:“知之才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乐”,指的就职兴趣与爱好。要转变学生偏科观念,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就必须得使教学内容离奇多彩,其实那只是激发了一点直接兴趣而已,更艰巨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间接兴趣,因为间间兴趣才是持久而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才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某种认知情境和氛围,它对教学过程起引导、定向、控制作用。例如:在讲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创意,它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引思。所以,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

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所具有的与人交流,互相感染的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基础,提出不同的下面的学习期待,并尽量被学生所洞悉,使学生积极的心理定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上进心。“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尤其是对地理学习的后进生,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或者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使之地理成绩不甚理想,这些学生对学好地理本来就缺乏信心再加上一直受到老师的冷淡,批评甚至嘲笑,对老师缺乏情感沟通,对地理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得地理成绩每况愈下。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感受因学不好地理而给他们带来的焦虑和痛苦。在教学过程中用“放大镜”来寻找这些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思维过程中闪现的点滴火花,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充分感爱到老师是对自己信任的,是对自己充满着期待的,使学生在学习地理中,既有安全感,尊严感,又有积极性,又有进取心,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大,教师应以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衡量学生的学状况和进步程度,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地理,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有进步。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要以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在能让其答对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价值,品尝学习成功的喜悦。“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而增强学生写好地理的信心和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羊密切的关系。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愉快学习的关键。它决定整个课堂的交际氛围。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于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信任,对学生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尊重和爱护。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洗耳恭听,不太可能引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和大胆质疑。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情绪,表达的观点也就更活跃。否则,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只能是一种空谈。

例如,讲影响中国降水分布因素时,教师提高,影响中国降水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学生由此展开讨论,各抒已见,得出地理位置,地开和夏季风。尤其对地形的讨论,不仅激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问题提出的本身就是学生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可见,教师亲切的语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堂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应当先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善于学习地理,做学习地理的真正主人。这样,我们的地理教学才会有大的发展和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新课程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