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如何组织学生参与评价的认识

2009-06-15 07:25丁慧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评价数学

丁慧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更新理念,立足过程,发掘潜能,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组织学生参与数学评价呢?

一、培养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采用教具动手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或者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这些形象化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评价的对象,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予表扬,由此建立他们评价的信心,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以此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在评价的过

程中获取新知,巩固旧知识。

二、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

数学课堂时时处处存在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往往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学会在倾听中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他们在小组内、在班里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所期待的标准答案,这时候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例如学习了比例解应用题以后,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一块地,如果用边长是2分米的砖去铺地,需要225块,如果改用边长3分米的砖去铺地,需要多少块?说说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最喜欢哪种解法?如果在这时候,我们以标准答案来做最终的评价,那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并扼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样一来,即使是课堂上有了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时间,可学生也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成为流于形式的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做到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到少“讲”多“听”。不断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

2.学会在竞争中评价。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注意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并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例如在解答下面这道题目时:某工程队挖一条水渠,5天挖了全长的5/12,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挖几天?我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每组派一个代表上黑板展示解题思路,本组同学可以自由补充,最后男女生互评答题方法,评价谁的解法更巧妙,课堂气氛中充满了积极的健康的评价。

3.学会在互动中评价。《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价,以此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如学习了比例应用题后,出示这样一组数据:3小时,270千米,5小时。450千米,组织学生编一道正比例应用题,编好后与好朋友分享成果。在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做的对吗?好在哪里?”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三、反思教师组织评价的角度

1.评价的全面性:传统的学生评价,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评价的激励与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记录学生的成长,认真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家校联系来自家长的信息等,这样记载了学生的点点滴滴,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2.评价的平等性: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实现“平等对话”。爱是教师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坚持对学生给予鼓励时因人而异,注意做到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3.评价的多元性: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个整体,包括数和数的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知识和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因此,在评价的目标上,我们教师应该不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进行评价。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并注重学生数学全面素质的提高,综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注意开放地、多角度、多层次地来系统认识和整理数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如评价学生:1、学习态度(动机、情感、行为参与、主动性等);2、学习习惯;3、学习方式与方法;4、基础知识掌握情况;5动手操作能力;6、实践运用能力。在评价中体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评价的综合性:数学老师教学的宗旨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科质量,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时候要有全面性、综合性。例如在数的认识和计算及让动手实践等多项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用语言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语为主。“你解答方法真巧妙,你还能找到更巧妙的解法吗”,“今天你又进步了,谁说你不行,我看你就是很棒,只是一点点不会,只要你大胆地问老师或同学,多想一想,一定能行。”“你真是一个学习能手!”、“老师真佩服你”等。我们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并适当记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例如在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同学间互评、家长评价等多方面信息的同时,给学生一个适当、贴切的评价。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通过众多评价方法有所取舍的结合使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的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同时,可以让我们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以便我们不断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思路。《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修改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活动后的结果上,而是贯穿在数学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而且“过程”比“结果”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评价时,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评价数学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