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009-06-15 07:25张秋丽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螺线管物理实验

张秋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无疑是中学物理教学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试述一下自己的粗浅之见,愿与教育同仁商榷。

一、巧导新课,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开场白——“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被称之为“风头”,是否得法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成功地引入课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带入物理情境之中。“引入”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这里的关键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而又没有现成方法时思维才会活跃。纵观行家的操作及笔者的实践运用,较为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故事导入法、讨论开场法、实践法、观察法、名言效应法、学科联系法、实物展示法等。新颖独特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端,每位教师务必对此高度重视,因材设计。

例如,在讲“热辐射”时,教师可先介绍“煤灰救命”的真实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茫茫的冰层封住了归路。船员们想了很多办法,挖、炸、锯、砍,冰层巍然不动,一切“武力”解决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有个学者建议,把船上的煤屑、黑灰都铺在冰层上,冰开始融化,航线得以开通。为什么煤灰能够使轮船摆脱困境而挽救船员们的生命呢?大家听了这节课后,就一切都明白了。这样的导入使课堂教学先声夺人,妙趣横生,紧扣学生的疑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使之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我要学”的愿望,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树立开放意识,联系实际、讲话物理

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谈知识力避枯燥的陈说》”。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知识在现实世界的应用。物理是一门很实际的科学,物理课的方方面面都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联系着。物理教学应该打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树力开放意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从生活走向物理,使物理贴近生活,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的实际,关注现代科学与科技的前沿成果,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突破学校围墙,将学校、社区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周围,就在身边。利用生动、愉快的现实情境,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借以引入,建立物理概念,阐述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或物理原理等。联系常见的物理现象,用已有的知识,科学地加以解释,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而不厌。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感受生活,接触实际。如学习了“电功”、“电功率”以后,让学生测定家庭用电器日耗电量,看电表是否“快”了;学了“密度”以后,建议学生验一验妈妈的戒指,是不是真金的。事实证明,完成这种作业,学生的兴趣极高,而且很认真,检查作业时都按耐不住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物理乏味、枯

燥、遥远、难学。

三、以人为本、和谐环境、言举风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的心理状态有关。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倡“三为本”教学思想,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本。教师要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的引路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者;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者。形成师生间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感情上得到一定满足。

教师语言举止风趣,很容易形成学生的视觉形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时,提出“水火不相容,但水可以点火”。在讲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时,教师面带微笑,以神态、手势、热情鼓励等。在必要时还可以围绕课堂教学穿插一些小幽默、小笑话、小故事,并辅以必要动作,让学生“开心片刻”、消除疲劳,以饱满的热情来听课。

以人为本,和谐环境,言谈举止风趣,有利于创造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具有特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实验又具有启发性,是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好实验教学,并根据教材适当改进或补充一些很能说明问题,新颖、有趣、简单的实验,而且教师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必要时利用演示实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探究原因的强烈愿望。例如,笔者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自制了两个半径较大的螺线管,螺线管与演示电流计相连接,演示时将左手臂伸入螺线管,检流计的指针不偏转;然后又将右手臂伸入螺线管,在这个过程中,检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面的学生一片惊奇,急于想知道原因,对演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时笔者象魔术师那样挽起袖子,右手臂上露出了绑着的几个条形磁铁,这时才开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学生全神贯注。另外,要多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进学习兴趣。

总之,“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掌握更多有效地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始终,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

猜你喜欢
螺线管物理实验
只因是物理
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做个怪怪长实验
无限长密绕通电螺线管磁场简明计算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
2009年中考物理电与磁作图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