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2009-06-15 07:25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板书词语

刘 军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它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课文分析最直观的艺术再现,也是教师教学思路的集中体现。

一般说来,好的板书都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认识,二是美感。也就是说,板书既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又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因此,要想在一堂课内最大限度地体现这两个功能,教师在备课中必须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力求做到书之有效,书之有方,达到科学、精当、醒目、规范、易记的要求,真正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桥梁。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复斟酌。

一、要书之有用

板书中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切忌舍本逐末,毫无目的。任何那种随心所欲的自由主义和毫无目的的形式主义的板书都应当尽力避免。教师要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切透教材的精神实质,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突破难点,体现教材特点和教学意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要书之有据

板书中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针对教材不同的文体特点、内容特点、写作特点、课型特点和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做到因文制宜、因课制宜。要按照文体特点进行板书设计。如记叙文的板书设计一般要求能体现记叙要素、叙事线索和人物品质等;说明文的板书一般要能抓住中心、事物特点和说明方法等;散文教学一般要围绕“形散神凝”的特点;小说的板书一般要反映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等等。总之,板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三、要书之有方

板书中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做到:紧扣课文;挑选关键词语;做到精炼恰当。这三个要求是互相联系的,紧扣课文并不等于把大段的文章插搬上黑板或屏幕,而应从课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睛之笔或关键词语,给学生以“窥一斑以知全豹”之感,做到以简驭繁,言之成理。切不可不分主次,面面俱到,搞烦琐杂糅。

四、要书之有条

板书中必须有清晰的条理性,要提示课文内在的事理间的逻辑联系,提示作者的思路脉络,便于学生记录和掌握。尽管板书词语不多,但应尽量注意组合结构要有章可循,词语间应做到“言虽断而意相通”,即所谓“藕断丝连”。既不能为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也不可注重内容而显得枯燥呆板。

五、要书之有计

板书中要具有周密的计划性。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内容间相互的呼应与联系,文字的颜色大小和留舍,布局位置的安排,符号的运用,板书与讲述,板书与朗读的配合,书写与投影屏幕的搭配运用等要事先进行周密的考虑,力求恰当、合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避免随心所欲,无的放矢。

六、要书之有美

板书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完美性,朱光潜先生曾说过:“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现象的那种物质。”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语文教学来说,板书字体的俊秀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也能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因此,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板书基本功,尤其是语文教师就更要把字写得正确、清楚、端正、熟炼、规范,即笔画无误,点划清晰,大小匀称,行笔自然,整齐流利,刚柔有致,清新悦目,做到层次美、线条美,还要虚实疏密,错落相济,既轮廓分明,又和谐统一。

总之,讲究板书艺术,千方百计搞好板书设计,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捷径。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板书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高中美术课堂板书设计研究
一枚词语一门静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