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双课型课堂

2009-06-15 07:25杨学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个别辅导课型分组

杨学庚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课堂效率,实现学生活动参与率、课堂生成率,目标达成率三个百分百,成为时下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以为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

一、如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双课型课堂

(一)模糊师生界限,从形式上构建开放而活力的课堂

在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基础上,我们要尽可能放大学习主体,建立学习小组,模糊师生等级界限,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学生可以提问、质疑,也可以相互讲解,老师穿插于班级各个学习小组中进行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二)改变授课模式,从内容上构建开放而活力的课堂

传统课堂以单课为主,课堂容量较小,一篇课文常常要有几天才能分析完,缺乏整体性和紧凑感,我们坚持双课联排,第一节课为引导疏通课,以小组学习为主,重在理清文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分为四个环节:明确目标,分组学习,穿插指导,重点讲解。这四个环节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各个学习小组的目标也不一定完全相同,教师穿插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帮助学生解疑答难,遇到共性问题再集中讲解。第二节课为拓展反馈课,这节课以创造活动为主,重在培养能力,以丰富的展示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实现寓学于乐,使学生学中乐、乐中学,也分为四个环节:分组展示、评价交流、集中检测、查漏补缺,分组展示的形式是在老师的授意下,有相对的目标要求,有创意地编排内容,每组可以确定展示形式和展示人员,可以是小品,课本剧,可以是朗诵、讲故事,甚至于是默词造句,不拘泥于单一形式,只要能根据小组学习要求。

二、怎样才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双课型课堂

一是解放思想,消除顾虑。让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师在讲台前大讲特讲,中差生讲了也听不懂,讲了也听不进,优等生听了又感觉在浪费时间,倒不如不集中讲,采取有针对性和个别辅导效果更好;使教师真正意识到,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自于后天的培养,只有高低之分,不会没有。只有“扶放”结合,才能最终形成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以后人生道路上不断自学提高;使教师认识到只要准备充分,活动有针对性,才能使学生井然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才能在教师的有机引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节奏地推进学习,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就可以实现快节奏、大容量教学。

二是硬化备课环节,减少随意。双课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前提是教师的备课充分,安排得当,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准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任凭学生自主自学,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是难以拓展延伸的,课堂生成的效果也是极差的,有时能出现展示课上虽然轰轰烈烈,但是没思想,没内容,没效果,学生学得不透,理解不深,拓展不到位,因此,要坚持“不备课不上课,不反思不算课”,每位老师必须根据课文内容及大纲要求,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合理分解到各个学习小组,明确目标,指导学生,个别辅导,逐个击破,全面展示,集中检测,查漏补缺。每位教师授课结束,必须就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反思,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管理部门要根据分组目标和教学反思来确定教师备课数,没有反思就不予认可。要坚持“三多”即多挖掘,多研讨,多实践。作为教者个人要多挖掘教材内涵,思索可能“出彩”的地方,体味课文所展现的思想品德,要多听课,看同仁是如何运用科学手法实施教学的,听同事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索的,要多听专家评议,掌握双课型教学的关键,要让课堂实现放而不乱,放而有序,放而有得的良好局面。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激励争先。学生是具有激情的,学生也是有惰性的。只有充分张扬其个性,激发其学习、生活的热情,增强学习小组及至全班同学的团结友爱精神,增强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健全人格。

三、怎样才能使双课型课堂充满活力?

要让课堂动起来,实现“放而不乱、充满活力”,就必须关注以下三个要素

一是课堂知识的生成,没有知识生成的课堂就像一泓毫无生息的潭水,平淡无奇,只有激起思维涟漪,激发智慧火花的课堂才是活力四射的课堂,因为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就必须在进行个别指导时,有意识引导学生把握教材,深入研讨,激发课堂生成,在聆听和评价学生反馈成果时,要善于抓住实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激发其思维,使他们创造性地拓展延伸。

二是坚持“三率”百分百。有活力的课堂是严谨有序的课堂,是不断激发斗志、不断进步的课堂,因此,坚持从每一节课抓起,努力实现“学生活动参与率,课堂生成率,目标达成率”三个百分之百。要十分重视学生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制定,确保学生每一个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课堂内要充分关注中差生发展状况,确保中差生不溜号,不游离于课堂之外,都能参与到学习研讨中去。

三是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成人、成才、成功,智商只是重要因素,情商才是决定因素。智商高的不等于成绩就好,成绩好的不等于智商就高。学生成绩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情绪商数高低。学生想学、要学、肯学,自学也能成才,否则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不见得教得好,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调整学生的情绪,使之朝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方面转化,尽可能让学生的兴趣、决心、毅力、信念、品德、性格、习惯更加适应适合于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成人成才的内涵,懂得了“第一行为要规范、第二才是学习要认真”的道理。

猜你喜欢
个别辅导课型分组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分组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