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应落差 营造双语学习“场”

2009-06-15 07:25许文琴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中英文风筝双语

许文琴

“场”是一种结构形态,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真实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就像重力场、电磁场和量子场一样,学习“场”的存在,使学习冲破个体界限,迅速在一个组织间传播、蔓延,形成自我强化作用,增强组织整体的学习力。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鼓励学习的“场”,这也正是学校能真正影响、激励学生的有效方法。双语教学中整合课程、教师、学生的关系,弥补双语教学的学科要求与学生能力、师资水平与教学要求、外语环境与双语教学发展之间的落差,营造学习场,有助于在更广的学科领域、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培养外语思维能力。笔者在双语实践中运用以下措施,取得良好效能。

(1)适当降低课程标准,达成双语目标。实行双语教学的一个前提或要求是,教师必须具有充分的语言水准(包括日常的口语表达与专业术语表达),保证教师足以在任何时候用目的语教学。而事实上许多双语教学名不符实的关键就在于双语课程不能做到使用足够的目的语,而学科教学的课程标准要求太高,学科教师用母语教学都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全体学生均达成教学目标,双语教学就更高不可攀了。如适当降低学科教学要求,既有利于外语教师通过一定的专业进修兼上双语课,同时也降低学科教师用英语表达专业的难度。例如双语美术《风筝》(四年级)这一传统的艺术用双语来上,“绘画+会话”,的确是一项挑战。笔者将整堂课通盘考虑、全面规划,原来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制作风筝,并学会相关的英语单词和专用的句型及固定表达法。笔者和英语老师一起研究,了解学生的英语能力,寻找英语和美术的最佳切入点,决定调整三个目标:(1).情意目标是体验风筝的美。(2).认知目标是了解风筝的设计制作方法,懂得相关专业词汇、能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3).技能目标是用线色结合的方法表现风筝。笔者搜寻许多资料做成了网页课件,一开始就以风筝的英语儿歌导入:“fly fly fly”大屏幕上出现放风筝的快乐场景,学生跟着一起边拍手唱儿歌,边欣赏多彩的画面。接着“The kites have many different kinds”,学生能说不少,笔者请学生上台来操作课件,点击自己各栏目进入,画面上就出现了各式以中英文对照的风筝,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吸引了学生的眼光,嘴里跟着一起念相应的英文单词,hard wing硬翅、soft wing软翅、long brunch长串、board板子、goldfish金鱼、peacock孔雀、swallow燕子等,身子还模仿着相应的动作,不亦乐乎。作为风筝的设计方法:“构图、造型、色彩”学生较轻松地理解了。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笔者设计了“风筝博物馆”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地点击浏览,继续了解风筝的知识,小组自由讨论,说说彼此的感受。第二系列“design a kite”make kite must be

very carefully,too difficult.You can choose the way you like best

to design!Show!Who is the best!学生按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设计,有的用笔绘画,有的用彩纸剪贴,有的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立体制作,有足够的时空保证学生的消化、吸收,整个教室成了一个“小小风筝工作室”。最后学生还要用双语的形式来介绍自己设计的风筝,“我们的天空我们的心愿”(our sky our wishes)“Its

names CDY.because it has a crolos

head,its very angry!,The eyes are

very big,and its tail and body are

dragons tail and body.希望我们能象龙一样生气勃勃。我用鳄鱼的头来做风筝的头,让它赶走坏运气,祝福大家更健康。”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思维、摄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能力。每个学生用中英文介绍,既体现设计思想,又表达美好心愿,学科和双语目标基本都达成。

(2)适度开发隐性课程,创设双语环境。从双语教学的要求出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等都具有双语教学的潜在价值(因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在教学计划外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传递学生的公开性的教育经验)。而从大教育的观念出发,社会环境也是有待于开发的隐性课程。如在校园里创设多形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如中英文报纸阅读、英语角活动等;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环境中公益广告的中英文对照,交通工具中的中英文提示,学生电视节目中的英文字幕等。笔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英语视听活动:看英语动画、电视,听英语儿歌、故事、经典影片等,课外英语说练活动:英语角活动、朗诵会、表演短剧、英语歌曲演唱、英语演讲等活动,组织英语阅读活动:开辟英语阅览室、指导学生阅读英文童话、小说、诗歌等。另外通过双语广播、双语板报、双语展览和双语标志牌等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双语学习的校园环境,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学找素材设计双语警句牌、贺卡、小报、世界各国文化巡展版面,准备材料和老师一起进行教室双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从而向学生提供较多的语言输入信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语言,使双语学习成为轻松、自然的平常事。

(3)适时强化活动课程,扩大双语时空。基于目前学校的师资和生源现状,在学科教学中的双语教学执行有一定难度,因此,拓展活动课程,开设一些与学科教学相关的双语活动类或选修类课程(如英语名著选读、国外风情介绍等),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学校每年的外语节、国际文化艺术节,组织各类活动:中英文书写展示、英文电影对白比赛、英文模仿比赛、英文短剧表演、各国风情展示等,为全体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平时学校组织“英语俱乐部”,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双语小记者团”,接待来访外宾,撰写英语文章等;学校同一些知名爱企进行校企活动,运用外籍专家优势,开设英语特色课;学校同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多个友好学校合作项目,每年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共计225人赴加拿大、美国、德国、新加坡等进行假期修学旅行活动,另外学校每年组织不同学科的老师出境培训,目前已有47位老师分别去欧美、英联邦等国家进行学习,师生共同提高英语水平。在这些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不断调整要求、形式,以阅读、视听、参与等不同形式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双语学习积极性,扩大双语教学的时空。

通过这“三适措施”的实践,师生共同发展,学生参加市、苏州市、省级英语口语比赛频频取得好成绩,四位高三学生凭借英语优势顺利被名校提前录取,老师纷纷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进行双语课堂展示,相关双语文章屡见报端。由落差到平衡进而到有效,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师生一起摸索、共赢共享,立体构建了更好、更宽、更强的双语学习磁场。

猜你喜欢
中英文风筝双语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编委会
第35卷(2020年)A辑中英文总目次
APPITA 2015年第2期中英文摘要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APPITA 2013年第4期中英文摘要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