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应具有的教育新理念

2009-06-15 07:25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学会心理健康

马 闯

一位教育者言:教育重在过程,学习重在理解,课堂重在激发,德育重在表现,管理重在落实,其教育观念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作为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内涵,不断反恩,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课程呼唤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领导者,自身的思想道德面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育的信念和追求,无不渗透在班级管理之中,并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1、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温家宝总理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未来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空前重视,善于创新的人将成为知识经济最主动、最积极的力量。因此,在班级工作中,要实施创新教育,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三观”意识,即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为班主任打开了创新教育的思路,它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使学生个性发展,灵性飞扬,为乐知而知,为乐学而学,为乐做而做。

2、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班主任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资源,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没有不及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教育出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真善美的“人”,才能把握准教育的生命意义,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光彩!

二、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角色

1、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

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这种观念今天来看显然带有片面性,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已”、“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多种角色,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的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不准……”,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甚至只是简单的“传话筒”、“告诫书”,而应该向学生讲清楚学校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特别是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提倡这些……,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由他人监督转化为自觉作为。班主任要科学看待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反复性,对学生不简单地训斥和指责,而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和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引导其懂得做人的准则。

三、实施新课程,重塑班主任角色

1、咨询者

少年时期是人最宝贵的黄金年代,是身心发育、励德睿智的重要时期,身体健康往往被家长、学校所重视,而心理健康则完全被忽略,有人说:“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心理健康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班主任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要关心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要利用班会、周会、队会及文娱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喊口号,不走形式,不摆花架子,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道德优秀、知智卓绝、体魄强健、美感丰富的一流人才。

2、组织者

在新课程中,班级教学更重视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班主任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性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这种形式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讨论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活动,齐心协力,优势互补,产生参与探索、乐于质疑的动力和灵感,产生“1+1>2”的合作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尊重别人,在互相合作中学习对方的长处。同时通过班主任对小组的表扬或鼓励,促进小组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和归属感,取得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实现“十会”教育的德育工程,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主,学会自治,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际,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生创新”。

3、外交家

班主任作为课改宣传者、实施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接触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及社会各种人士等,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就是在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关系,即:“外交家”。

①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班级学生的关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学生的目光平视,提倡真诚的微笑,会心的微笑,理解的微笑,宽容的微笑,鼓励的微笑,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学生,用微笑说出每天的第一句话,将自己置身于班级集体之中,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和谐相处。

②班主任是协调班级和学校的纽带,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目标要与学校管理的目标一致,并理解、领悟学校领导的意图,与任课教师、生活教师保持交流、联络,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③班主任是沟通学校的桥梁,家长与班主任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都希望孩子好,是一种同事关系,合作关系,但由于立场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态度、认识、观点也不一致,更需要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接待日、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去协调和家长的关系,把学校的改革、制度、措施、成绩向家长作说明,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同步一致。

总之,班主任要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及班级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在新课程中走向成功,努力便自己成为具有独特见解的教育专家。

猜你喜欢
新课程学会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学会尊重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